评论:OPhone能助中移动挑战iPhone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评论:OPhone能助中移动挑战iPhone吗?
2009年04月20日 09:45 来源:赛迪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悉,中移动5月起将推数款OPhone用来对抗iPhone。众所周知,中移动一直希望能够和苹果达成协议,引入iPhone,但是双方一直没有达成协议。后来,随着中联通的半路杀出,苹果看到了自己博弈的角色变得更多,在谈判中的条件自然降不下来。

  这也促成中移动希望能够找到替代品来寻找和iPhone竞争的方式,毕竟中联通引入iPhone的几率在不断增加。中移动如果不寻找对策的话,将来难免被动,虽然市场不会因为一款产品的好坏而出现根本的转变,但是iPhone毕竟不是一般的手机产品,它对市场的影响力还是不可小觑的,这也是为何中移动和中联通都对iPhone情有独钟的原因所在。

  据悉,使用中移动OMS操作系统的手机OPhone已经取得重大进展,EDGE版本OPhone有望于5-7月之间陆续推出数款,年底前将推出3G版OPhone。其实,中移动在和苹果谈判的时候就一直在做两手准备,那就是对OPhone的准备。在2008年下半年,中移动主导的OMS操作系统已经开发成形,并陆续与厂商开始了合作。去年年底,联想就公开表示将于3月底推出基于OMS操作系统的OPhone,3月底,OPhone的操作视频开始流传在互联网上,但OPhone始终没有正式发布。

  据悉,OPhone不管在外观设计还是产品性能上,都不亚于iPhone。与iPhone上可运营苹果公司的APPStore不同的是,OPhone上内置了中国移动非常多的数据业务。有人认为,iPhone即便进入中国,其承载的APPStore的应用能否受到中国用户欢迎尚存疑问,这与中国移动提供的为本土用户设计的应用有一定差别。事实上,我们知道iPhone之所以可以非常流行,一方面是因为苹果的粉丝很多,拥捧众多,使iPhone能够快速席卷全球;另一方面就是苹果延续了其在iPod时代iTunes的成功,推出了APPStore应用。这种模式不仅带动了第三方软件的流行,而且牢牢地锁定了大量的iPhone用户。这种模式也被其他手机制造商所效仿。目前诺基亚、三星,以及谷歌、微软对这种模式都很垂青。

  中移动自然也知道这种模式,因此才会提供自己的本土用户设计方式,这也是当初中移动和苹果谈判的时候,希望在中国市场自己自主运作APPStore,但苹果拒不接受。中移动在推介OPhone的时候,自然会对其应用尽可能地进行本土化设计和推广。当然,是不是有杀手级的应用只有在推出之后我们才能观察到。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移动可以全面开放第三方软件的支持,国内的移动软件开放作者也是大有人在,在这个推广上会有值得期待的作品,当然中移动的激励措施要跟得上才可以。

  据悉,中移动已经定制的数款OPhone多为国际名牌。之前,市场上已经有联想研发的基于OMS操作系统的手机OPhone。去年年底,三星电子宣称将于今年年初推出OPhone,不过后来又宣布推迟这一计划。据悉,包括三星、摩托罗拉等国际知名品牌在内的手机厂家都有涉足OMS操作系统手机,据OMS操作系统厂商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已经与20多家手机厂商合作,有望陆续推出OMS操作系统手机。OMS操作系统基于Android开放式平台有利应用程序开发。

  其实,自从Google宣布推出完全开放的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领域开始了革命性变化,原先的Symbian阵营中的所有厂商陆续将Symbian合资公司的股份转让给诺基亚,随后,诺基亚宣布开放Symbian操作系统。再加上原先的开源操作系统Linux,手机操作系统基本被开放者占了主流。基于开放的操作系统,手机厂商可以在免费的平台上开发手机应用,同时也促进软件开发者加盟开发应用程序。很显然中移动希望能通过开放的系统平台能够获得更多的第三方软件商的再开发。但是我们也看到苹果也在不断放开自己的系统平台,允许更多的第三方软件商的介入,而Symbian在诺基亚收购之后,也开始免费推介,第三方软件的支持历来不错。最终中移动是不是可以在软件应用上获得更多支持,目前还不好说。

  无论如何,我们看到中移动一直在尝试着各种方式推广自己的市场,无论是既有的市场,还是TD市场,都是中移动不断布局的关键。在TD终端方面中移动的动作不断,而在TD上网本市场,中移动近来的举措也不少。相信3G市场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对我们广大用户而言,这也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发展态势。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