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家电下乡”进行第三轮投标,各路家电企业云集招标现场,其中,20多家PC制造商迎来了第一次“电脑下乡”投标会。尽管当天的电脑厂商投标安排在下午才正式开始,多数厂商仍然选择早早到达会场。当天,在投标结果没有公布的情况下,不少厂商仍然表示出非同一般的信心和志在必得的决心。然而,被PC制造业看成年度盛事的“电脑下乡”真的是金融危机寒冬中一股暖流吗?
600万台“大蛋糕”
早在3年多前,经济比较发达的江苏省就已经提出政府财政支持把电脑送到农民手中。然而,那时候,对于很多PC厂商来说,进入6级农村市场,还只是争夺3级以上市场后的未来规划。
情况的转变源自去年的全球金融风暴。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大多数PC厂商的利润都有所下滑。而在未来5年,中国PC市场仅有11.7%的增长。随着金融危机深化,包括联想、戴尔、惠普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PC厂商都在去年末清晰地感受到需求放缓的压力。
好消息是,中国还有广大的农村市场。根据预测,今年全年,中国4级至6级市场的电脑出货增长率将达到23%以上。另有数据显示,2009年,农村电脑市场容量将达到600万台。
2008年12月30日,随着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明确提出从2009年2月1日起,把电脑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PC厂商似乎都看到了一条“捷径”。“电脑下乡”将催生至少百亿元市场的美好前景迅速在业内流传。
赛迪顾问副总裁张涛就表示,“电脑下乡”对于国内PC产业是一大利好。不过,他同时指出,电脑下乡面临诸多难点,有点“看上去很美”的意思。相比传统家电,电脑对于农民还不是一个必需品,同时在售价上也会让农民有一定负担。
农村市场的隐忧
哪些人是农村购买电脑的主力?他们购买电脑的用途是什么?什么价位、什么类型的电脑才能吸引他们的目光?这些问题一一摆在PC厂商面前。
张女士是上海家政服务公司的钟点工。今年春节回安徽农村老家过年时,她给留在家乡读高中的儿子买了一台电脑。谈起买电脑的初衷,她说:“儿子的同学很多家里都已经买了电脑。不给他买,他就经常跑到网吧里上网。怕他出去学坏,还不如买一台电脑放在家里算了。”
在张女士的老家,同一个村的青壮年不少都出外打工了。今年过年回去张女士发现,不少人家都用上了液晶大屏幕的台式电脑。像她这样买电脑给家里适龄孩子使用的不在少数。根据张女士的说法,在安徽农村,有孩子的家庭不少都已经购买了电脑,甚至有些还安装了宽带。
针对目前的农村市场,方正科技董事长方中华就指出,经过几年的发展,农村的城市化趋势、电脑的家电化趋势以及大量青壮年农民工回流带来的农村信息化需求,都将有力地撬动农村市场。
虽然电脑已经成为不少农村家庭不可或缺的家电,然而,其背后的问题仍然隐藏不住。比如,不少业内人士乐观估计,电脑将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伙伴,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信息化工具。但实际情况却是,受到电脑使用简便程度和从头学习难度的制约,目前使用电脑的并非农业生产主力。要解决这个问题,绝不仅仅是政府贴钱让农民买台电脑那么简单。
此外,农民最关心的还有售后服务问题。张女士就表示,农村现在还不像城市,电脑坏了,打个电话就有人上门维修。往往是一旦家里电脑出了问题,由于找人维修太麻烦,最后都成了一件摆设。
真正“下乡”还需时日
实际上,张女士的问题正是国家此次“电脑下乡”招标同样会考虑到的问题。此次招标,除了电脑本身外,各个厂商的网点布局、物流能力、售后服务提供能力等都是主要考察指标。
PC厂商也意识到了进入农村市场必须解决上述问题。海尔电脑农村项目部总监古舜林就表示,网点是电脑下乡的关键。如果网点没有普及到县级乃至镇一级,“三高一低”的问题就会出现,即高营销成本、高物流配送成本、高服务成本和低回报。
为了解决“三高一低”的问题,各家厂商都开始在布点上下功夫。
海尔利用现有的遍布广大农村地区的家电专卖店销售电脑。这些店集销售、物流、售后服务一体,已经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脑专卖店。惠普、方正、联想和浪潮等企业则积极开展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利用运营商在农村市场的渗透来达到深入农村的目的。
尽管企业已经作出诸多努力,仍然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参与竞标的20多个厂商都还没完全做好进入农村的准备。“实际上,包括联想在内的PC企业对6级以下市场的覆盖都还不是很好。这些企业还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尤其是解决农民买了电脑干什么的问题。”张涛说。
目前,最根本的问题仍然是,能否真正让电脑对农业生产、农民致富产生积极作用。这不仅需要PC厂商在电脑硬件易操作性上下功夫,还需要农业软件开发和国家对农民电脑使用技能培训的加强。显然,这并非短时间内就可以达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