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网瘾战争
2010年1月,有人去看《孔子》,有人去看《阿凡达》,假如你是网游玩家,务必要看一看《网瘾战争》。这部以著名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为素材制作的动画电影,受众早已以百万计,并且赢得了 “2010年第一部大片”的口碑。“大片”一说,不啻是对动辄耗资上亿元的贺岁大片的最尖锐反讽。据制作者言,生产这部作品,除了三个月的家用电费,没花一分钱,全凭网友群策群力。
从网络视频的转载量直线飙高我们可以看出《网瘾战争》的热捧程度。其实这样一部完全宣泄玩家情绪的影片,自然不无偏颇。但我们平时多听到专家教授的声音,却很少听到来自玩家的声音,《网瘾战争》正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兼听则明的机会。观看者期望得到更多的,是一个网络话语的权力,一如当年的“贾君鹏事件”。
那些没有玩过“魔兽世界”的人们,不必担心看不懂《网瘾战争》。它只是借鸡下蛋,电影叙事在游戏之内,批判精神则在游戏之外。如果说“网瘾”是此片的主干,那么其枝蔓横生,姹紫嫣红,诸如屁民、70码、南京彭宇案、临时性强奸、正龙拍虎、秋雨捐书等,以及长期相持不下的春哥与曾哥之争,无不被拉入电影的凌厉刀口。
由此而言,这便不仅是一部电影,还是一个历史文本:由民间力量记录、演绎的活色生香的2009年中国社会生活史。这大抵奠定了此片在网络迅疾蹿红的群众基础,几乎每一个受众都能够从中寻觅到属于自己的爱与恨,欢愉与苦难,美丽与哀愁。区别仅仅在于,你是站在网瘾患者这一方,还是“杨永新”(似隐喻电击治疗网瘾的专家杨永信)那一方。
片尾有两段声嘶力竭的激情告白,令电影的主题昭然若揭:只能在虚无缥缈的游戏当中找寻平等、公正之慰藉的“屁民”与电击疗法所象征的洗脑教育者的战争。观诸现实,粉红色的硝烟已然蒙蔽了神州大地,战况一直呈胶着状态。从杨永信当选为山东省“首届未成年人保护十大杰出公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到其电击疗法被卫生部叫停,倒下的不过是他一人,背后则有无数个“杨永信”挺身而出,茁壮成长。尤其是《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了专家论证,从此意味网瘾作为一种精神疾病而被公权力认可——当疾病贴上了明晃晃的政治标签,那么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权力关系便可一目了然。权力的落差对应艺术的落差,电影只是对现实一幕的潦草临摹。
各家媒体的点评心态非常值得关注,它们不约而同地没有执着于《网瘾战争》这部电影本身,而是从深度和广度上继续延伸着它的内涵。媒体在这次事件中的态度异常冷静,冷静得让人不寒而栗,可能是因为这些编辑、作者也都来自 “80后”群体,也都过着“蚁族”的生活,也都拥有“呐喊”的共鸣吧。中国的网络文化在这部电影的推动下再次迎来了一个小高峰,但是评论者由当初看《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之时批评“80后”的叛逆,变为了和他们同悲同喜。不能不问,当“叛逆”成为了主流,“主流”成为了异化,那这个社会是否到了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边缘了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