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巧用”互联网助力救灾沟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中国“巧用”互联网助力救灾沟通
2010年04月23日 19:34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自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至今,中国地震局信息保障组的几位成员就一直在电脑前忙碌——不断更新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微博。

  14日上午8时46分,距玉树地震发生不到一个小时,这个微博就发出了第一条关于此次地震的消息。此后,救援队的微博上陆续更新了300多条与地震和救援工作相关的消息。

  网友们在救援队的微博上留言评论或对救援队的工作提出问题。面对一名网友质疑搜救中人口排查的留言,微博在回贴中解答说,由于当地流动人口较多,排查工作的确有很大的困难。

  除了救援队的微博,相关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以及赴震区采访的记者的博客和微博都致力于向公众传递救援行动的最新进展和其他最新情况。

  青海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联合了在国内影响力较大的网络社区天涯论坛,发布当前震区急需的救援物资的信息。网友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捐助,由网站负责将网友们捐助的物资运往灾区。

  此外,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以及国务院相关部委不断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各种形式对外发布最新信息。这些新闻发布会都在网上和电视上进行直播。

  公安部发言人武和平还于4月16日与网友进行在线访谈,介绍了公安部门在救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玉树地区的社会治安等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毛寿龙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此次抗震救灾工作中,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的交流有更强的互动性。一方面政府主动及时发布信息,另一方面,民众也可以向政府提出询问和建议,帮助政府更顺畅、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毛寿龙说:“政府部门对有意前往灾区进行救援工作的志愿者做出迅速回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玉树地震引发了中国网民的关注,象两年前的汶川地震一样,许多人也希望能成为志愿者为救援尽力。在地震发生后的第3天,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出通知,提示震区地处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且地理环境复杂,呼吁公众志愿者暂时不要集中前往灾区。

  看到通知后,不少网民表示,关注震区的人们可以通过支援当地重建等方式,给予灾区人民更长期的帮助。

  “以前政府部门出于各种考虑,通常不愿意向公众公开这类信息。但最近几年来的实践中,特别是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充分显示了信息公开透明的重要性和积极影响。”毛寿龙说。

  4月17日下午,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抗震救灾中的信息公开再次得到强调。会议提出:“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发布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在处理公共关系方面,中国政府正在不断改进,特别是更好与公众进行沟通。

  汪玉凯说:“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就做得比较好。这次青海玉树地震的救灾工作中,不仅信息公开推进得更有序,而且通过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使信息发布更灵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理念、手段和方法都有了提升和创新。”

  >>>马上就访:

  搜狐IT随后就上述微博成为了解地震救援快速通道问题咨询搜狐博客总监赵牧,赵牧分析了此次多家救援信息队伍在搜狐开通微博和以往在类似灾难中的信息传播的不同之处。

  赵牧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前方人员用微博报道,手机都是绑定的,而且经过认证,是真正意义的实名制。可以很方便确认消息来自第一现场,消息来源可靠;二、微博随机发布新闻,具有最强的“第一时间”的特征,做到了让网友以及其他关注灾区救援的各方人士同步关注灾区现状;三、前方即时需求可以迅速传播到后方,便于后方即时做出恰当的反应。

  “这是继汶川大地震时人们普遍用博客来反映灾区动态状况取得良好效果之后,互联网应用技术为应对突发的自然灾难提供了又一个重大贡献。”赵牧成。(记者缪晓娟程卓)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