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成新增点 第三方平台面临变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手机支付成新增点 第三方平台面临变局
2010年04月09日 14:43 来源:通信信息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尽管目前第三方支付服务模式,最为消费者认同,参与度也最高,但从长远看,其竞争力与移动运营商和银行相比仍存在一定距离。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正在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小型平台若不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和盈利模式,很可能被淘汰

  中国移动3月11日发布公告,以392亿元现金认购浦发银行约22亿股股份,中移动还与后者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展开在手机支付方面的深入合作。

  随着这笔巨额交易的公开,关于手机支付业务的争夺走向白热化,而由于移动运营商和银行的强势介入,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正在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小型平台若不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和盈利模式,很可能被淘汰。

  前景广阔,多方“下水”演绎市场战国

  手机支付也被称作移动支付,是一种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服务方式。包括手机订购、手机缴费、手机银行、刷手机消费等业务。

  据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蓝皮书》显示,2009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年度交易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在2010年,3G移动通信应用的进一步成熟,加上央行有望出台的第三方支付标准,必将催熟手机支付行业。相关分析师预计,我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年内将达28.45亿元,手机支付用户总数将突破1.5亿人。而据《新京报》报道,小额支付利虽薄,但交易量占比接近80%。可观的市场规模加之庞大的交易量,可以预见,手机支付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

  这样的判断显然也得到众多投资者的认同,看好其商业潜力的移动运营商、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等大鳄纷纷“下水”,就手机支付展开争夺。其间合纵连横,各出奇谋,手机第三方支付市场俨然呈现战国时代。

  今年春节前,北京移动在物美旗下300多家门店中实现刷手机购物。客户只要在营业厅更换手机钱包专用的RFID-SIM卡(射频标签),无需更换手机号码,即可用手机在商场POS机上“刷手机”消费。

  中国联通则选择了上海的公交系统作为突破口,用户只要购买内置NFC(近距离通讯)芯片的联通手机,就可在上海“刷手机”乘公交车、地铁和出租车。

  中国电信的手机支付业务也是采用NFC技术。去年底,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宣布“翼卡通”业务在南京和苏州投入商用,市民只要刷“天翼”手机便可直接乘坐公交车、地铁和购物;而在上海,用户同样可以通过“刷”手机在南京路上50多家指定商户内消费购物。

  此外,中国电信还与淘宝网合作,推出3G定制手机,内置淘宝网最新版的手机客户端程序“随身购”、“淘掌柜”、“数字商城”、“移动支付宝”和“移动旺旺”,提供支付平台和部分城市水电煤气缴纳功能。

  强强携手,第三方支付服务商面临冲击

  根据依托主体的不同,手机支付也衍生出不同的运营模式。

  运营商为主体的模式将用户的话费账户当作支付账户,用户的消费将直接从话费中扣除。银行为主体的模式需要用户将手机SIM卡换为STK卡,并通过手机登陆银行账户进行交易。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模式,则是独立于上述二者的经济实体,其自主拓展用户,再与银行或运营商合作,提供手机支付服务。

  在三种模式中,尽管目前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服务模式,最为消费者认同,参与度也最高。但从长远上看,其竞争力与移动运营商和银行相比仍存在一定距离。

  移动运营商有其固有的大量用户,在庞大的用户基数上拓展手机支付业务具备天然优势,而银行更是直接掌控金融资源,并在大额交易上具备特权。与这二者相比,第三方支付平台既没有广泛的用户资源,在金融交易过程中亦绕不开银行的环节,已处于劣势。更何况,现在有不少银行选择与运营商携手合作,其产生的效能绝不只是1+1=2。

  目前,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均已推出手机银行业务。即将用户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号等支付账号绑定,通过手机短信、手机WAP上网等移动通信技术传递支付账号等交易信息。在这种模式下,用户进行手机支付所产生的流量费用归运营商,银行则收取账户业务费用。

  而运营商也不甘落后,推出“手机钱包”业务,或邀商家联盟,或与机构合作,充分利用手机用户广、便捷快速的特点,将作为通讯工具的手机终端,融合进信用卡的功能,实现“刷手机”。

  小型平台求生需打出特色

  这二者的冲击必将引发化学反应,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第三方支付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在这一轮动荡中,留给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并非都是绝路。像支付宝一类的大型平台出于用户消费惯性、附加服务以及和PC交易平台的有机结合,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大淘宝无线事业部副总裁邱昌恒表示,“手机支付肯定是我们未来的发展重点之一。”

  据悉,支付宝已经组建了一支较为完整的无线业务团队,并于去年6月开始相继对外发布基于多种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支付宝软件。

  “截至目前,每天通过支付宝实现手机支付已达10万多笔。”支付宝内部人士透露。

  但对于那些较为小型的支付平台而言,当前却已是“不变则亡”的时候了。要不打出自己的特色,要不就只能在移动运营商、银行和大型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竞争中沦为炮灰。■本报记者 邢婷婷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