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4
“不限量”数据业务定价将被遗弃
2010年,北美网络运营商,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的,都可能会取消“不限量”数据定价方案。相反,某些客户几乎肯定要因为使用多少数据、甚至什么时候使用以及使用什么类型的数据而付费。
这些新定价方案可能会获得监管机构的支持,因为依据带宽成本制定资费政策会有效减少运营商利用其他工具管理网上流量的现象,而且可能使大多数关于网络中立问题的争论失去意义。
市场对理性定价的要求非常强烈,移动市场尤其如此。尽管申请宽带服务的消费者数量创下纪录,但他们都是因单一费率的定价方式申请的。因此,网络越来越拥挤,不是运行速度减慢,就是根本进不去。生气的用户正在发泄他们的不满,但似乎并不乐意支付更多费用以改善服务。
这种现象在智能手机“机”满为患的移动网络上表现得非常明显。现在,即使是高速的陆线宽带也开始因容量问题而磕磕碰碰了,尤其是使用模式发生变化的时候。过去,使用高峰发生在下午6点到晚上11点之间,现在这一高峰期缩短了两个小时,变成了从下午7点到晚上10点。某些超级用户长时间使用的模式并没有改变:实际上,25%的比特消费量是由1%的用户产生的。但是,不像往年,网络流量不再主要是点对点之间的流量。根据一项调查,点对点服务从32%下降到了20%,而视频音频流则成了新的流量领跑者,从2008年的13%上升到了2009年的28%。
观点:
取消“不限量”服务只是第一步而已。关键问题是哪种计量方式最合适。难道要像水电那样收费吗?是不是更应该像移动电话那样捆绑收费呢?
许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正在提供分级服务,在特定收费期间,对总比特数设定各种上限。但是,一旦这些上限被突破,那么每一比特都将极其昂贵。从运营商的角度看,这种超量收费也许是合理的,因为它鼓励消费者不要在更昂贵的数据方案上犯错,但消费者辩称,这种方式对用户而言过于昂贵,而对运营商则过于有利可图了。另一方面,纯粹的“按使用的比特付费”的方式可能会导致运营商的收入急剧减少。
硬件和软件供应商可能受益,包括那些供应追踪、测量速度和比特数软硬件的供应商与那些能使消费者实时监测带宽消耗量(以避免大额超量收费)的供应商。在相对疲弱的电信设备市场,这些市场主体可能实现比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增长率。
同样,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可能也需要调整其当前的销售策略。近期增加的大多数宽带申请都来源于不限用量服务的销售,而重新启用计量服务方式将需要新的模式,而且只有当所有服务提供商和手机制造商都肯合作时才可能成功。
预测5
企业客户:不要最贵只要最对
2010年,企业用户对其采购的电信服务的质量会越来越注重实效。企业客户并不指望在其服务合同中规定所有可靠性指标均达到99、999或5个9。他们更希望按照每种业务或每个流程的具体情况确定自己需要的服务等级,而非不假思索地为所有服务选择可用性最高的服务等级。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今年脆弱的经济复苏形势可能迫使企业集中精力剔除那些不必要的产品或服务。一些企业可能会决定降低其对服务可靠性的要求,不再坚持可靠性必须达到“5个9”的水平,而这种可靠性的降低仅相当于每年可能会发生5分钟的故障。如果将可靠性降低到“3个9”的水平,则意味着525分钟的故障时间。一些企业甚至能够容忍比“3个9”更低水平的可靠性。
企业对较低服务等级的容忍度部分受各种技术的高故障率和发生故障时企业继续维持运转的能力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比如,改用网络电话后,偶尔会发生电话断线或和以前从未发生故障的语音服务系统连接不好的现象。移动服务的广泛使用使企业用户对不稳定通话质量包括掉线、重拨和数据网络可用性不稳定等问题的容忍度提高了。
一些企业确实愿意为价格而牺牲服务的可靠性,他们对云计算的兴趣也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媒体上关于某些运营商经常发生服务中断的报道非常广泛(通常被夸大),他们仍对云计算情有独钟。
观点:
对运营商和用户而言,关键是要弄清楚服务等级到底意味或暗示着什么。
电信行业,主要是供应商及其直接客户,可能希望得到更易于理解的承诺。比如,他们可能更愿意选择以“每个时期可接受的故障时数”而不是以“十进制小数表示的可用性等级”来衡量运营商的服务质量等级。这种方式可能有助于确认用户的需求和服务的可行性。
服务提供商应明确了解企业客户对可靠性的心理期望值。一些企业可能越来越看重冗余功能提供的可靠性,如多种互补性网络设施的可获性。其他企业则可能更关注时延问题,并愿意为不断提高反应速度而买单。
企业中负责服务采购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对服务等级变化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且应了解各种变化将对企业内部应用程序(如局域网)和那些与客户交流的外部应用程序(如网站)产生什么影响。
至于外向型网站,如外联网,一般趋势是赋予其更大的弹性。如果网站负有支持关键业务应用程序(如订单提交或协作工具)的使命,尤其如此。
预测6
合同2.0:期限短且成本要低
2010年企业对电信解决方案的需求将增加,但合同期限将从5~10年缩短到最短大约3年。对成本的持续关注可能加大企业对解决方案的需求,而不稳定的经济前景和企业对技术平台与服务提供商不断降低的忠诚度可能使合同维持较短期限。在某些案例中,供应商和用户甚至认为最有效的定价方式是回到以前的“按使用付费”方式。
电信和技术采购领域的最佳惯例一般倾向于签署基于解决方案的长期合同(长达10年),而不是按“使用付费”方式计费。长期合同方式通常应对双方都有利。2008年,已签署的重大(价值10亿美元或以上)长期技术和电信合同的价值达171亿美元。
在全球经济恢复一定的稳定性之前,大多数交易很难就长达三年以上的合同期限达成协议。长期交易可能会因此绝迹。
此外,合同期限还受技术消费化和更换供应商甚至按使用付费方式购买服务的趋势的影响。反映到解决方案市场,这种趋势足以显示用户对较短期限合同的渴望,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趋势甚至会导致回到按价目表收费的时代。
观点:
如果合同失败,供应商和用户都无法从中受益。最大型项目的诉讼费用可能高达数亿美元,而且诉讼本身可能延续数年才能终结。因此,双方都要保证合同能够经受不稳定经济背景所带来的额外压力。
为此,合同期限要么缩短,要么另行设计,使其具备内在灵活性,能够像一系列短期合同那样运行。
健康的合同必须建立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协议中的服务应该是供应商确实能够提供的服务,而且有足够的利润使合同关系得以维持下去。从长远来看,在谈判中过于苛刻可能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