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企业正在上演激烈的面板投资竞赛:当长虹、TCL、京东方等国内企业如火如荼地建设面板生产线时,夏普、LG等外资企业一方面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线,另一方面正在投产更高世代的生产线和研发新型显示方式。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外彩电业正围绕面板产业展开战略博弈,国内企业能否打破现有的产业格局、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值得关注。
中国2000亿投资欲破“屏”颈
快速增长的全球平板电视市场引发了国内新一轮面板投资热潮,北京、广东、安徽、四川、江苏等省市纷纷引进或自主建设面板生产线。据不完全统计,这些项目总投资已超过2000亿元,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投资最大的产业之一。
今年1月,由T CL集团与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8.5代液晶面板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45亿元。据了解,该生产线在技术上将坚持自主创新、以我为主,同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至此,T C L将成为国内彩电生产企业中唯一一个集液晶面板、液晶模组和彩电整机生产为一体的制造商。
之前的2009年4月,京东方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在合肥开工建设;同年8月,该企业8代线项目工程在北京正式奠基,设计产能每月9万片玻璃基板。目前,京东方是国内显示领域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科技企业之一,已经掌握了部分T FT -LCD核心技术。
相对于液晶面板生产线尚处于建设阶段而言,长虹自主建设的国内第一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已于今年1月21日进入全面量产阶段,产品月综合良品率已达到85%以上,单日最高综合良品率达到91.21%。这意味着国内企业首次掌握了大尺寸平板电视显示面板生产制造的成熟技术,初步打破了中国彩电产业缺“屏”的困局。
不仅如此,长虹对外宣布,虹欧将在一期工程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扩能增量工程,其等离子面板产能将提高到300万片,这意味着长虹将成为全球前三的等离子面板制造商。此外,长虹还将在虹欧等离子面板工厂中建设长虹电视整机生产线,来达到无缝链接的一体化制造。
国内企业如此大规模大资金投入到“造屏运动”中的缘由在于,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我国的平板显示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直接导致显示屏成本占到了平板电视整机成本的80%以上,而我国彩电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又处于附加值最低的末端组装制造环节,使得电视整机厂再一次沦为国外面板企业的“组装车间”。
对中国彩电业来说,要想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要实现平板电视产业链条的本土化,而这正是长虹、T CL们毅然做出“造屏”战略抉择的原因。
外资巨头急设产业新“路障”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国家的彩电市场普遍萎缩,但中国大陆却保持了快速增长。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平板电视销售规模占全球比重已经达到20.3%,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位。面对不断成长的大陆平板电视市场,夏普、L G、三星等外资企业加快了向大陆转移面板生产线的步伐。
2009年8月,夏普与南京市政府、中电集团签署一揽子合作计划,中电集团接手夏普在日本龟山的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L G计划今年在广州开工建设继韩国坡州工厂后的第二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而另外一家韩国企业三星则宣布其7 .5代线将落户苏州,每月产能约9万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