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行业标准正在调研
“目前,国内数字出版产业链条的每一个部分都存在不同的瓶颈。一是技术,数字图书的制作成本非常高,版权威胁很大,需要出版单位进行持续的投入和维护;二是资源,出版社一般都是单打独斗,在资源上没有形成群体优势。”赵舸认为,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除需要政策引导外,还需要传统出版社、移动终端和手持终端的服务商积极参与。
值得高兴的是,政府层面已经传递出积极信号。目前,工信部正在制定数字出版行业标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将支持数字阅读。“目前数字出版发展很快,但在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对于数字版权的保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表示,“目前政府相关部门正在进行调研,将研究制定相关法规”。
数字版权保护应四方联动
尽管政府层面传出了利好,但有些作者却对立法能否从根本解决数字出版版权问题心存疑虑。
作家梅洁认为,保护数字版权不仅要体现在条款上,更要植根在思想上、认识上。要树立数字版权的“自保意识”,绝非仅靠作家单枪匹马而战,应该建立起一张由作家本人、出版社、中国作协和文著协共同参与的“网络监督网”。
“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著作和纸质著作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它们相互演变,网络著作可以编辑成书籍出版,而纸质著作也可上网传播。因此,数字版权应该纳入传统版权保护的大背景之下。作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是中国作协下属的权保机构,据不完全统计,该机构每年就能为作家追回上百万元的版权费用。无疑,作家权益保护委员会只是为作家维权服务的,推而广之,面对各个行业来讲,成立专门的数字版权保护机构,将成为数字时代版权保护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梅洁说。
商报记者 徐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