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交网站崛起惹争议七成网民赞同“网络分级”(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儿童社交网站崛起惹争议七成网民赞同“网络分级”(2)
2010年01月14日 15:10 来源:通信信息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多方激辩考问儿童社交网站

  如今,“你买到别墅了吗?”成为日常问候语,“回家种地去”则是告别语,交换偷菜经验也成为孩子们的热点话题。谁不知道谁就落伍了!另据《广州日报》报道,在开心农场上做一个快乐小农夫,在一个美丽的小岛上拥有自己的一个小屋……成千上万小学生在儿童社交网站上呼朋唤友,七岁孩子周末生活在“岛”上,不是个例。

  孩子们开心了,负面效应随之出现。入迷成瘾,“玩物丧志”的案例不断在生活中重演;回家直奔电脑“种菜、养家禽”,缺乏沟通引发社会问题等时有耳闻;还有家长成为孩子果园牧场的“代收族”,凌晨四五点特意早起帮助孩子“收菜”的不在少数, “可怜天下父母心”背后尽显无奈和无助。

  对此,社会各方围绕热点问题,纷纷表态。一时间,“儿童社交网站”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社会方面更多给予的是批评的态度。虽然政府相关部门还没有对儿童社交网站出台具体管制措施,但从央视连续两次曝光《摩尔庄园》,甚至点名批评,或许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某种态度。人民网某网友则直截了当表示,社交网站的目标对准孩子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未成年人的确需要充满乐趣的童年,但沾满了铜臭、充斥着资本气味的社交网站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快乐呢?哪一位商人在考虑利润的同时真正考虑过孩子的未来?

  学校、老师和家长更多表现出来的则是担忧。“学校里其他同学都在玩,如果不让孩子玩,在学校他和同学交流就少了话题。”有家长表示,“另外我们也不想让孩子处在真空地带和社会脱节。但是虽然对孩子玩游戏睁只眼闭只眼,最担心的还是孩子的学习。

  专家则明确指出,低龄学生沉迷社交网站可能带来弊端。由于理解力和社会阅历上的限制,低龄学生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去区分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界限,面临这样的矛盾时会显得困惑,也容易做出一些不符合他们实际年龄的事,这一点很值得深思。

  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却不能完全否定儿童社交网站的作用。支持派认为,上网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网络也是儿童开阔视野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近日美国某项研究成果表示:“有上网经验者脑部活跃区域范围广得多,从事认知活动者的大脑机能更好,洞察力更强。”这一结论为孩子们给自己争取上网社交的权利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呼吁寓教于乐,引导良性发展

  网友观点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尽管儿童社交网站的“善意”初衷不应被歪曲,但当网络愈来愈向低龄化蔓延,当孩子们也渴望通过网络来寻求乐趣时,儿童社交类网站就面临着安全、健康、有趣、益智、利益的多重考验,不管当初的设想有多美好,现实却不得不提醒我们,除开利益驱动,靠网站为生的大人们还要负起更多的责任。

  综合多方观点:信息技术是一个大趋势,光靠堵肯定堵不住,也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探讨儿童上网问题,不能只破不立。2009年年底,工信部公布了《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五级分类设想。日前,据《华西都市报》报道,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狐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718名公众进行的在线调查发现,72.4%的人赞成网络分级,反对者占11.3%。同时,有44.5%的人认为,网络分级可以有效保护孩子。“网络分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期待其有实质进展。

  借鉴国外经验,为了遏制网络色情暴力,日本加强实施《交友类网站限制法,通过制定相对完备的法律和加强技术指导,并联合社会各方完善网络监管,取得良好成效。

  对于家长而言,更注重的应当是引导和启发教育,比如和孩子共同上网,查阅一些资料,多上一些健康的、知识性的网站等。

  落脚儿童社交网站,儿童上网是一个趋势,儿童社交网站从寓教于乐出发,既是能够生存下去的根本保障,也是应该尽到的社会责任。  本报记者 张颖洁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