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删除差评成新行业 收费80元以下基本靠恐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网购删除差评成新行业 收费80元以下基本靠恐吓
2009年11月26日 14:09 来源:信息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淘宝爱好者小志在网上买了个330元的鞋柜,却被店家折磨了好几天——都因为她收到鞋柜后发现掉了漆,向卖家投诉时还遭到了恶言相向,最后一生气就给了店家一个“差评”。为了这个差评,店家连着几天电话恐吓、短信骚扰,目的不外乎让小志删除这个差评。考虑到自己的电话、住址、姓名都掌握在店家手里,为了不像有的倒霉买家那样收到卖家“赠送”的大便,她还是乖乖地去删除了自己的差评。

  网购不同实物买卖,货品好不好全靠交易后的评价体现,给好评还是中评、差评,不仅表达了现有买家的意见,也成了潜在买家参考的重要指标。卖好评刷信用早已是网购衍生的“传统行业”,现在还出现了专业删除中差评、卖白号(给卖家当托的账号)、卖黑号(用来卖违禁商品的账号)、刷收藏、代店主打压对手等等,正悄然兴旺起来。记者深入调查了十多家。

  删除差评成行成市80元以下基本靠吓

  网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购物方式,据互联网行业调查公司正望咨询最新发布的预测,2009年的中国网购市场规模将达2680亿元,明年将增长至4640亿元。网店作为一种虚拟商店,买家做出的信用评价成了显示卖家诚信度和所售货物质量的重要标准。“好评”能使网店人气倍增,正相反,差评则会吓退潜在买家。为卖家刷虚假好评的信用炒作公司早已成为网购的“传统”灰色行业,删除中差评也渐渐成为新的分支。只要在百度搜索“删除差评”,就有数以百计的专业工作室、公司打出小广告。

  “半年内250元一个,中差价格一样,还价免谈,一周内搞定。”一名为Chris的男子说,他专做删除中差评,中评、差评都能删,但半年前的差评就不接。当记者质疑他删一条差评收250元太贵时,他告诉记者,的确有同行中只收15~80元的,“如果你去做那些,到时候你可以去问问你的买家,看他们是不是打电话去‘恐吓’的。”据Chris说,收费80元以下的基本靠恐吓,因为这样做的成本够低能回本。他还提醒说,很多收80元以下的根本就是骗子,收到钱后就渺无音讯,卖家也只能吃哑巴亏。Chris向记者保证,他也跟淘宝网店那样通过支付宝收费,先删差评后收钱,“看不到效果不用给钱。”

  在广州开中差评删除工作室的davy说,他们什么手法都用,只要客户需要,恐吓也可以。“我们收费有中高低各档次,不同收费用不同方法。”他告诉记者,现在找工作室“恐吓”改差评的淘宝店主不多,因为这个方法实在“没技术含量”,店主自己找几个朋友也能搞掂。而且一旦遇上了强硬的买家,恐吓反而会惹来更多手尾。

  记者采访了几十个删除差评工作室后发现,这些工作室大多只有一两个人,多数号称自己有“技术”或有“淘宝内线”,可以永久删除差评。随着淘宝打击灰色产业力度增强,删除中差评的手法也在不断“升级”。

  “传统三宝”

  骚扰、改来电、伪造身份证

  记者联络了一家总部在山东、名为“专业删除差评”的公司,一名叫方子的负责人在QQ上与记者洽谈合作事宜。方子告诉记者,他是今年年初开始干这一行的,网上广告打的名号是“公司”,实际上也并没有注册公司,所有的工作都是他一个人在做。

  “由第三方删除差评是淘宝行业中一个公开的秘密。”方子告诉记者,很多店主都曾委托相关的公司替他们修改或删除不利评价。一般来说,传统的修改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用网络电话不断给打客户骚扰电话,迫使客户不胜其烦而修改中差评,这个方法最原始,以前很多人用。第二种是通过修改来电号码给淘宝客服打电话,冒充买家要求取消差评。第三种是通过伪造买家身份证修改:首先根据卖家提供的买家姓名与收货地址,通过人口信息网络查到买家的身份证号,用身份证合成软件伪造一张身份证原件扫描图片;再凭着这张“身份证”,以买家的身份致电淘宝客服,以忘记邮箱密码为由修改联系邮箱,继而利用新邮箱修改买家的账号密码;然后登陆买家账号,给淘宝客服留言要求删除中差评,并再次致电淘宝客服确认身份,最后,差评就删除了。

  在广州做删除中差评的davy说,目前行内大多都在用“传统三宝”,其中很多人以前做刷信用,现在看到商机“转型”过来的。“各个方法都有一定风险。”他说,比如骚扰、恐吓容易招致买家反感,万一买家报案就可能导致封铺。由于淘宝加强了电话认证系统和身份证检验,后两种方法也很难成功了。尤其是淘宝正在打击删除差评,一旦发现店家非法删除差评就会封店,很多卖家都更谨慎了。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