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60年的十个发展经验:融入大局改善民生(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通信60年的十个发展经验:融入大局改善民生(2)
2009年09月28日 14:53 来源:通信产业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经验4:推动体制改革

  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成为基础设施产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手段,而近年来国企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此外,从邮电部到信息产业部再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我国管制制度也不断变革。据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苑春荟介绍,中国电信产业的改革主要是沿着引入竞争——管制制度改革——企业产权结构调整和重组改革三条路径展开的。

  经验5:释放企业活力

  通信行业很早就关注到通过打破企业的机制束缚推动行业发展。1979年以后,邮电工业在财务上就打破了“统收统支”的常规,改而实行利润分成、盈亏包干等办法,还对一部分工厂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激发整个行业发展的积极性,邮电部实施了工效挂钩,即工资与效益挂钩,激发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上世纪90年代,通信业出现了国内首家海外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通过引入国际现代化管理机制,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通信业提升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

  经验6:破除垄断 引入竞争

  上世纪90年代,为了加强电信领域的竞争,在国务院的支持和组织下,由电子部、铁道部、中信等单位发起,组建了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针对当时原中国电信在市场的超强支配地位,为了引入竞争,中国电信业还历经两次大规模拆分。第一次拆分是将寻呼业务和移动业务从中国电信企业资产中剥离,寻呼业务纳入联通资产,并成立了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第二次拆分是2002年将中国电信南北拆分,北方部分与原网通、吉通组建了新网通。2005年以来,随着移动通信对固定通信替代的加速,为改变失衡的产业格局,2008年5月,我国实施了新一轮重组,形成了三家实力较为均衡的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新中国联通。

  经验7:服务为本

  虽然受制于自身发展水平,通信事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但是通信业还是很早就意识到了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在 1993年香山召开的全国邮电管理局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全面改善营销窗口和窗口服务,实现了由高柜台服务到低柜台服务的转变。随着政企分开和电信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服务能力成为电信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采取了规范格式合同、提高消费透明度等多种手段。近年来,通信主管部门也连续多年举行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的活动。

  经验8:稳健技术路线

  上世纪末,面对3G热潮,时任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多次明确表示,中国至少在短期内还不会发展3G业务。2001年,中国政府提出了3G决策的 “十六字方针”,即“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发展市场”。稳健的3G态度,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3G标准TD-SCDMA的成熟赢得了时间,避免了我国成为不成熟的3G技术和业务的试验地。2009年,随着全球3G技术的成熟和成功商业模式的建立,我国正式发放了3G牌照。

  经验9:共赢产业链

  2003年,中国移动推出了“移动梦网计划”,打破了原先电信产业的内封闭状态,激发了SP主动性并且催生了增值业务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内容提供商的发展。此后,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相继跟进,推动我国增值业务的迅速繁荣。在集团业务领域,运营商也广泛采取了合作策略,增强自身服务能力。

  经验10:引进消化 吸收再创新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决定走引进消化吸收推动技术进步的道路,引进生产线、引进技术改造产品、引进单项设备、中外合营并举。比如,中国和比利时合营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S-1240程序控制电话交换机等。此后我国又陆续引进了传呼、移动通信等多项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我国通信网络落后于世界水平的状况快速改变。(记者 李传涛)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