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从“导师”到“天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李开复:从“导师”到“天使”
2009年09月16日 14: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5岁那年,他决定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在那之后,几乎在每一次选择的转折点上,李开复都采取了主动。2009年9月,由著名的职业经理人到前途未知的创业者,他再次完成一次重要的转身。其与此前的若干次转身一脉相承的,就是对自己价值观和志趣的遵从

  本刊记者/刘彦 孙春艳

  2009年9月6日下午,刚刚宣布辞去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职务总裁3天的李开复,面带微笑坐在位于北京东三环长虹桥西盈科中心IBM大厦8楼的一间会议室里,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采访。之前,他刚刚送走前一拨记者,随后喝了一口水,又重新精神饱满地坐下,等待与媒体的对话。这是他三天来的主要生活方式。

  在过去刚刚宣布辞职的3天里,李开复几乎没有睡觉和休息。一方面,他要处理各种疑问,包括应对媒体对他为何离开谷歌的猜测;一方面,他要趁着目前的高关注度,“积极主动”地配合媒体连续不断的采访,并释放他刚刚创业的“创新工场”公司的各种信息。

  李开复的新闻事务负责人王肇辉说,李开复的精力是过人的。在王肇辉更早时间成为李开复的同事之时,王肇辉就经常接到李开复半夜发来的邮件,第一封显示的时间是凌晨2点,第二封是凌晨4点,第三封是早上6点。当他精神焕发地出现在办公室时,同事们的敬意之中常常暗含惊疑:这个人不是晚上整夜没有睡觉?

  这一次也是一样。李开复语调平和疏朗,表达既有理性又不乏激情,看不到一丝倦怠。记者开玩笑说,你太可怜了(指连续接受媒体轰炸),他笑笑说,很好呀,我一点也没觉得可怜呀。

  “听从内心的召唤”

  作为全球华人最杰出的科技精英和管理者之一,48岁的李开复,走到了他认为又一次该主动抉择的关头。

  同样在这个年龄段,他的第三任上司、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选择了慈善;同样出色的高校演讲者、他的朋友、新东方科技教育公司的董事长俞敏洪,则想去做最好的大学。很多人到了中国人的精神导师孔夫子所说的知“天命”之年的时候,开始思考余生该如何度过的问题。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李开复则在思考,也许离开谷歌,开创自己新事业的时候到了。

  没有什么比自由的价值更值得捍卫,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挡住李开复“选择的权利”。当公民李开复还在5岁的时候,某一天,他厌倦了幼儿园单调和没有什么内容的学习,于是他咨询妈妈,可不可以上小学?最终,试试之后,“李开复”三个字贴到了一年级的招生名单上。

  而在那之后,几乎在每一次选择的转折点上,李开复都采取了主动:无论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放弃学了一年多的法律专业而转投计算机系,还是在29岁之时,选择离开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职到苹果公司去做技术以“改变和影响真实的世界”,还是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从苹果公司到SGI公司,从SGI公司再到微软,以至于后来的从微软到Google惊心动魄的“一跳”。

  今年以来,虽然谷歌中国的事业渐入佳境,但也遇到一些不小的麻烦。

  在他已经想好准备辞职的今年6月,央视突然曝光谷歌色情搜索事件,使得他没有精力再向总部提辞职的事情。他必须要冷静地先应对现实,处理好这个棘手的事件。

  等到谷歌“搜索门”喧嚣过后,已经是7月底。但谷歌的工作却不再带给他更多的激情。当年加盟谷歌之时,李开复开创的谷歌中国,发挥了他作为一个搜索专家和杰出管理者的才能。像他在1998年加盟微软之后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时一样,欣赏、选拔和培养出色的年轻人,并把他们带往自己向往的境界,一直是李开复乐于从事的工作。

  今年6月的某一天,当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他可以工作到65岁退休的话,那么,他的职业生涯还有15年多点的时间。那么,这最后的工作时间他将要“如何度过”?

  “如何度过”这个词汇,是作为“青年导师”的李开复,在写给青年大学生的信中常常提到的一句话。2000年4月,李开复结束在中国的任职回微软总部做全球副总裁时,突发冲动,在网上给中国大学生写了《我的人才观》及《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没有想到的是,这两篇文章就此在互联网上和中国高校中广为流传。

  由于传统的断裂和转型期价值观的模糊,中国大陆的年轻人并不像出生在台湾、生长在美国的李开复这么明朗和清晰。但无论如何,去一个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工作,几乎成为这些年轻人的共同梦想。而李开复这个既熟悉西方价值观、又掌握计算机语音识别和搜索等最in技术,同时又具有儒家教育背景的“熟悉的陌生人”,显然具备这种致命影响力。

  从2000年到2009年8月,李开复先后发出了给中国学生的7封信,告诫他们“如何度过大学四年”、如何做到成功,自信以及快乐、如何实现“选择的权利”、如何从优秀到卓越等等。

  李开复没有想到的是,写这些信,以及回复青年人的信,成了李开复在微软担任全球副总裁,以及后来在谷歌公司担任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职务间,最重要的业余工作内容之一。

  为此,他甚至注册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网站我学网(www.5xue.com)。“我学网”的主要内容,都是与中国学生进行的交流和谈心。目前,这个网站的注册用户是50万。另外,还有与李开复同样热忱的差不多50个同样的“青年导师”,活跃在这个网站上,与他一起解答青年人的问题。

  由于日常工作的忙碌,李开复常常来不及回信,吃早餐的时间,就成了李开复给大学生们回信的时间。有一次,女儿在去美国读大学之前的机场上问李开复,“爸爸,你是什么样的人?”李开复随口答,“我是写E-mail、回E-mail的人。”

  虽然李开复还没有最后确定这次选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但很显然,这次的选择,跟年轻人有关。

  2009年9月4日,他写下了《再见,谷歌》一文,用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名言作为结束:“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这一次,他决心从心所欲,听从“内心真正的召唤”。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