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8月5日提交离职申请,并于三天后获得批准,但直到9月4日,李开复才在他的新浪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再见,谷歌》的文章。四年来不断有消息传言称李开复将从谷歌离职,这次被他自己证实了。
事实上,在加入Google不到一年的2006年6月,李开复就被传将要辞职。传言被否认后,2007年4月又再次卷土重来。甚至李开复本人都表示,从2006年6月到2007年6月一年间,就有5次传言他离职。
1994年唐骏进入微软的时候只是个软件工程师,抱着的是一种“偷师学艺”的心态,没想到一做就是10年,一直做到“打工皇帝”。所以五年前唐骏离开微软去盛大做总裁的时候,微软中国送了他一顶“终身荣誉总裁”的高帽子。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的时候,职业生涯里已经有苹果和SGI高管的经历,第一个身份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不过四年前李开复离开微软加盟谷歌的时候,微软送了他一场“官司”。直到今天李开复依然对记者说,那是他人生中“曾经感受过的最大的压力”。
选择创业
“我终于可以掌控全局”
9月7日上午,李开复宣布创建自己的风投公司“创新工场”,当天下午在李开复“缺席”的情况下,谷歌中国新的管理团队第一次公开亮相。由于李开复没有出现在发布会现场,假想中的“交接仪式”也没有发生。
在创新工场的发布会上,李开复说,“终于可以做一件自己能够掌控全局的事情。”
这一刻,李开复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激动。在这样一个微妙的时间里,李开复这句感慨显得颇有意味———很少有人能明白如此简单的一句表白背后隐藏了些什么———而李开复似乎在表明,在谷歌的四年里,自己并没能做到“掌控全局”?
李开复2005年7月加盟谷歌,2007年底谷歌亚太区成立。在那之前,李开复带领的中国区直接向美国总部汇报。
李开复曾对记者说,自己职业生涯中最快乐的一段时间,是在谷歌工作的前两年。能与这段时间相提并论的,是他在微软工作的前两年。
今年年初,谷歌通过与合作伙伴合作所实现的流量为自己带来了非常好的开局,为此百度甚至感觉到压力开始调整自己的合作伙伴战略。为此李开复感觉到非常兴奋,并多次向总部要求资金支持,意在顺势而动从百度手里抢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在下半年把市场份额提升到35%。
但李开复最终没有得到这笔钱,原因是亚太区认为这样的做法和Google的价值观相悖,而美国总部最终支持了亚太区的判断。尽管李开复为此多次到美国总部和老板沟通,但最终他不得不“无比沮丧”地接受无功而返的事实。
“今年‘涉黄门’的时候,李开复也向总部提了很多建议,但是都没有被采纳。原因都是因为总部认为那样的做法和Google的价值观,以及Google向美国国会所做的承诺相悖。”知情人士透露称,这些事情让李开复觉得自己只能把谷歌中国带到今天这个地步了,再往前他也做不到了,萌生去意理所应当。
这几乎已经成为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一种习惯。在谷歌之前,雅虎、ebay在中国无一例外。“很少有跨国公司能绕开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区和亚太区之间的隔阂。”某资深职业经理人说,“中国区需要通过亚太区才能和总部沟通,你要求资源也好,试图做一个什么事情也好,都必须经过亚太区一层审批。效率降低是一回事,有时候往往还有掣肘的感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