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承包“潜规则”
大公司拿到项目后分包给无资质的小公司,小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大多是有活儿就签合同,没活儿就解除合同,不规范操作导致员工权益难以保障
许多人以为,出国打工是件美差,尤其是在危险区域“冒险”挣钱一定很多。
对此,龙晓伟毫不避讳,他爽快地告诉记者,自己每月工资是12000元人民币。但是,这种工资水平在同行中并不算高,而且工作任务并不轻松,他和同事们每日从早上7点半一直连续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和加班换休。
“海外务工人员远离祖国家乡,人身和财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经济收入高一些,可是他们大多工作在条件艰苦、甚至有生命危险的地方。”李旭是陕西某民营企业承包阿联酋建设项目的一名工程师,他告诉记者,得知张国、龙晓伟被绑架的遭遇后,非常理解他们的处境。现在许多海外承包工程的企业都重视员工的安全防范工作,但也有一些企业对此毫不关心。
“之所以毫不关心,是因为对外承包工程管理不规范造成的。海外市场前景广阔加上中国劳动力资源具备竞争优势,有些企业会采取各种手段提高利润。”李旭向记者透露了对外工程项目承包的潜规则,“一般先是有资质的大公司拿到项目,然后进行分包。若分包给有资质的其他企业,对总包商来说利润肯定不高,所以总包商常把项目分包给关系密切的小公司,而他们大多数都没有国家明确规定的对外工程资质和对外劳动派遣资质。小公司名为分包工程实为对外劳动派遣,为了尽量节约成本,员工大多是从国内临时聘用签订短期合同,有活儿就签合同,没活儿就解除合同在家待业。不规范甚至可以说是违法的操作,使得这些员工一旦出事后,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陕西省宝鸡市技术学院是龙晓伟的母校,学院院长宁喜科对自己学生的现状极为关心,他说:“龙晓伟以顽强的意志面对恐吓折磨,忍受伤痛和孤独,这种经历是常人无法想像的。龙晓伟在全国人民的关心下安全获救,理应受到英雄般的礼遇,没想到却在医疗费用、工资报酬上遇到障碍,这实在是令人遗憾。”
宁喜科告诉记者,他们学院每年都有相当一批人员学成后外派务工。对于屡屡发生的侵犯外派工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他一直忧心忡忡。
本报西安6月21日电
编后
近年来,中国海外务工人员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都发生过袭击和绑架事件。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在境外投资、承接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项目时,应将人的生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针对可能发生的人身伤害,制定详细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当然,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为海外务工人员打造更为结实的安全网,还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境外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体系,尽快形成一种政府、企业与个人互相结合,多层次、立体化的涉外安全综合保障体系。(本报记者 台建林 本报通讯员 宋飞鸿)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