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各怀“鬼胎”
“英特尔是否愿意?或者说英特尔嘴上愿意,心里是否愿意?”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英特尔作为PC领域的领导者,其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上网本的发展趋势,“和大部分PC厂商类似,英特尔并不希望上网本产品大规模发展,因为上网本产品已经影响到其高端产品利润。”
“上网本只是我们产品中的一小部分,即使不做上网本,我们的地位也不足以受到严重影响。”一位主流PC厂商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更是明确表示,他们并不愿意把上网本当作核心的产品。
事实上,目前PC主流厂商正在把传统笔记本向轻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未来轻薄笔记本在尺寸和重量上会逐步做到接近现在上网本的尺寸和重量,但是硬件配置却采用目前主流的笔记本配置。”上述负责人介绍说。
显然,在运营商需求方面,PC厂商积极响应,但这种需求并不足以改变厂商的根本策略。
这在目前主流的定制上网本产品中也可见一斑,目前主流的上网本基本上都是在某一款现有的非定制上网本上开模,加入不同的3G模块,同时参加三大运营商的定制招标。
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PC厂商在配合运营商定制需求的消极心态。
运营商诚意不足
“不是说一千多吗?为什么还是四千来块?”苏晓拿着营业员提供的G3笔记本售价表质疑说。而更让苏晓意想不到的是,在相关套餐介绍中,中国移动对流量进行了不同级别的划分,换言之,也就是对流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这让苏晓打起了退堂鼓。
和运营商大幅度降低手机资费以吸引用户不同的是,三大运营商在无线上网套餐上均设置了较高的门槛。
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运营商的3G无线网络还不至于承载太多的无线宽带用户,“过多的发展无线宽带用户,最终影响手机的话音业务的话,运营商将得不偿失。”王晓鹏分析说。
而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来说,运营商还是不甘于做单纯的“通道商”。回顾2G时代商业规律便可以看到,运营商对手机上的SP/CP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并对他们进行了深度的主导,简单说,当手机业务在网络中运行时,运营商收取的不仅仅是数据流量的费用,同时还将收取相关业务的产生的费用。
而在上网本的商业模式中,我们不难发现,运营商在传统互联网领域并不具备无线互联网的主导权,其单纯通道的角色不可避免。
另外,目前三大运营商对流量费和话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补贴,尤其是中国电信对话费、流量费甚至是固网宽带费进行了打包。如果大规模发展用户,这将对运营商的ARPU值产生莫大影响。
所以我们在看到运营商力推上网本用户发展的同时,事实上也不难发现其背后的犹豫。
上网本不是最佳的终端
正如苏晓放弃了购买上网本的计划,上网本也不可能成为运营商的杀手级终端,或者说过段时间运营商推上网本的力度也将趋于平和。因为一方面运营商很难主导PC行业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运营商还很难在上网本上找到一个类似于手机的赢利模式。
对运营商来说,其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像上网本这样能提供良好移动互联网接入能力,同时又是运营商可主导、可控制的智能终端。“这种控制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是终端制造的可控,第二是软件应用、平台层面的可控。”某手机厂商负责人表示,就这点来说,其3G终端的匮乏并没有因为上网本得到根本解决。
运营商发力终端的需求依然迫切。其中,中国移动把几乎所有终端研究所力量都投入了OPhone的研发。中国电信则强调其C+W发展策略。而中国联通则借助成熟的WCDMA终端强势推广其3G业务。三大运营商的终端策略依然需要从手机出发。(记者 胡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