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龚丹韵
嘉 宾:章友德(上海政法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新闻背景:一名大三学生,“在网上说了不对头的话”,引来网民纷纷指责,网友们通过“人肉搜索”公布了其详细的个人资料,致其被迫休学。
这已经不是第一起了。网络“人肉搜索引擎”采取“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方式,一般先由IP地址锁定范围,获取一部分信息,再由知情网友将搜索对象的个人资料,甚至父母亲友的联系方式一一公开,最终搅得当事人的现实生活安无宁日。从网络虐猫事件,到火爆的“铜须门”网络丑闻,“功夫少女”照片事件等,人们在惊叹“人肉搜索”强大威力的同时,对它的存在也深感忧虑。
龚丹韵:“人肉搜索”也非一无是处,比如公安局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在网吧里成功抓获了辱骂视频的录制者。所以也有不少支持者认为,它发动了人际网络的力量,把“互助、分享”的精神发扬光大,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只不过在分寸把握上还有待成熟和规范。对它的积极面您怎么看?
章友德:“人肉搜索”做得过分,会伤害当事人、激化矛盾,而运用得当,又确实能对社会有所帮助,正反两方面结果都有可能,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网络技术的出现是双刃剑,关键要看人们怎么用。“人肉搜索”最终将发展到什么地步,现在下判断还太早。
不过我个人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因为我相信,人性深处最终追求的还是心灵的幸福和谐、与他人关系的和谐。现在许多非理性的“网络暴力”,并不只是素质低下这么简单。试想一下,为什么有那么多网友,不惜耗费自己大量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仅仅为了搜人、骂人?看似无聊的情绪宣泄,背后必定有它并不无聊的原因。所以,光喊几句“要平和理性”显然是不够的,他们并非不懂理性,而是根本不愿意选择理性,以此表达他们的立场,这也是一种价值选择。
龚丹韵:总有人爱大放厥词去吸引眼球,又总有人乐意耗费精力去炮轰毫不相干的网友,究竟原因何在呢?
章友德: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平淡宁静,“人肉搜索”引发的,其实是一个正常生活被过度关注的问题。
首先可能是因为孤独感。在陌生人构成的城市里,个体容易感到孤单,同伴之间、群体之间的联系也没有过去那么密切,缺乏认同。所以当一些所谓的“道德反叛者”被我们反复议论、反复观察,我们和陌生人之间就有了共同的话语、更多的交流接触,由此寻觅到一种群体的认同。通过关注别人,网友们自发分成了不同派别,找到自己的知音群,弥补了现实的孤独感。
其次可能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压力太大,每个人都有不得不肩负的目标和生活节奏。学生时代感到没有行动自由,工作以后也依然没有,还必须在残酷竞争中维持生计,所以,现代人心里都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这和一些少男少女们的“明星梦”相类似:通过发表“出格”的言论获得别人的关注,彰显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心理。
为什么一个人的网上言行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就会引起“人肉搜索”呢?我想起初可能是因为网友们好奇,想知道他在生活中究竟干什么,是怎样一种人,怎么会发出这种奇谈怪论。换句话说,“人肉搜索”提供了一种了解陌生人的途径。比如“范跑跑”事件。一开始,有的网友只是凑热闹,有的网友想通过谈论共同事件,进行信息和价值的分享,还有的可能只关注事件结果。渐渐,会有人好奇:今天的“范跑跑”是怎么诞生的?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想?是怎样的经历造成的?于是当网友们通过“人肉搜索”,找到了他的整个生平———是哪里人、在哪里上中学、何时到北大读书、学习期间曾做过什么、参加工作后发生过什么、此前还说过什么话等等,如此,就把网络批判的一个名字,还原进现实的复杂场景中,有意无意中,帮助我们更加了解、丰富了这个挑战传统价值观的人的形象。这种现实信息的补充,对今天的社会如何在多元价值中凝聚认同,而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有辅助意义。当然,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法律难题,只能有待法律的成熟来规范和完善了。
龚丹韵:为什么这些心理需求,就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呢?
章友德:现实生活中,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也许不比过去热情,但毕竟还需要经常打交道,如果你直接进行价值观的讨论和批判,有一定的风险,比如说万一被人告诉了批判对象怎么办?万一倾听者并不认同你,疏远你怎么办?所以,现实中观点的交流总是有所节制。网络社会就不用担心种种后果了,自有认同你的网友会呼应你。参与“人肉搜索”的过程,能让你从“人来疯”般的集体炮轰行为中,感受到一种快慰、一种群体认同和道德优越感。其负面后果,是形成了“网络暴力”,但这个受害者与你毫不相干,他也不知道你是谁,所以谴责他,你可以完全没有负担。
人类的漫长历史中,物质匮乏曾经是不变的关注重心,但技术革新以来,随着生产的丰富,另一个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信息泛滥。信息的爆炸,使一个曾经微不足道的小事件,都能超越时间、跨越边界,成为全球密切关注、分分秒秒都在被人掂量的大事件。所以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已经不止于有限人群间的交往关系。分散的个体联结成了一个个网点,在全球网络中,不同的观点和价值在这里互动,理性和非理性在这里交织,无数不同的人由于一个事件而产生碰撞,有的碰撞诞生了新的认同,有的碰撞激化了矛盾……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网络社会。有人由此认为,现实中不能说不能做的,在网络上都可以做可以说。也有人认为,现实中不能说的,网络上也不能说,否则依然会遭到群体排斥。还有人认为,即使说了会被施加网络暴力,但仍然要把它说出来。三种不同的行为模式,是基于三种不同的心理。所以,对时下的网络事件,并不是下一个简单判断就能盖棺论定。当解开转型期的种种心结,人们更加适应新的时代变迁时,或许我们才能找到事半功倍的应对方法。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