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祸起多元化?
韩志(化名)曾是夏新的中层干部,从2001年到公司,一直呆到去年年底才离开。“在夏新呆了七年,没有感情是不可能的,但我看不到希望。”聊起当时出走,韩志显得十分无奈和辛酸。
辉煌时,*ST夏新四面出击,分别进入手机、液晶电视、笔记本、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而如今除了手机已经包给贴牌工厂做之外,其他生产线全已停止。从辉煌到颓败,韩志见证了全过程,他认为多元化路线为*ST夏新日后衰败埋下了伏笔,只能将打下的市场再拱手让人。
在员工眼中,*ST夏新有今日之危有多种因素,但多元化是他们提及最多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多元化是双刃剑,董秘吕东也不无感慨。
*ST夏新走多元化路线是前任总裁李晓忠定下的。在老员工眼里,李晓忠是个好老板,也很聪明,但就是在这位好老板手中,夏新的战线拉得太长。手机介入3G太早。从2003年开始,夏新手机就开始全部依靠自主研发,特别是在3G方面,*ST夏新同时介入了TD-SCDMA、WCDMA、CDMA2000三种技术标准的研发。韩志还记得,李晓忠离任前曾痛悔:“对3G介入太早,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得不偿失。”
*ST夏新的笔记本电脑之旅开始于2003年,通过与芯片厂商全美达公司和中国台湾OEM厂商合作的方式介入笔记本电脑产业。之后与英特尔开始战略合作,自主研发笔记本电脑。但仅仅3年后,笔记本电脑市场竞争加剧,在投入了大笔研发资金之后,*ST夏新无力再给笔记本电脑业务太多的资源支持,被迫宣布将由研发笔记本电脑自主品牌转向为其他厂家代工。与笔记本一样,液晶电视市场也在上演相同的故事:成长很快,利润率却被迅速拉低。待*ST夏新进入后,却发现短期在液晶电视领域很难突破,而真正能为*ST夏新创造业绩的还只有手机。
“董事会太短视,太注重短期效益,要求李晓忠在新项目上马一年后便要产生利润,而这很难完成。”韩志说,多元化布局后,公司没有对投入与产出进行严格控制,造成眼下债台高筑的局面,李晓忠当然要负一定责任,但这与控股公司董事会也不能说没有关系。
高层大换血,经营没有走出阴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元化也许只是表象。王芳(化名)是2004年才来到夏新的。她认为,除了多元化外,夏新倒下的直接内因是管理混乱。王芳说,在李晓忠时代,公司注重人治,而不是法治,对采购价格、库存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公司都疏于管理。
“那时公司没有绩效激励机制,干多干少差不多,吃大锅饭的比较多。”王芳告诉记者,那时虽然好混日子,但多数骨干工作还是十分敬业的。
“无论是3G研发投入,还是山寨机等因素,对行业内其他企业也是一样,最主要是我们企业管理出了问题。”对此,董秘吕东坦言。
由于之前的多元化战略失误,再加上没有产生新项目孵化器效应,公司资金链在2007年十分紧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出手,空降朱以明和卢振宇,分别担任董事长和总裁。在还没摸清*ST夏新内部情况前提下,提拔了一批业务骨干,让一些夏新老员工寒心。更换公司管理层时,厦门市有关部门也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换将颇多微词。
曾被寄予厚望的卢振宇来到夏新后,便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按自己的思路改造*ST夏新,但从目前来看,效果甚微。在韩志看来,卢振宇走了许多险棋,进行了组织结构的大调整。“他的做法过于激进,对于*ST夏新原有模式全盘否定,没有听取一些老员工的意见,这让许多骨干出走。”韩志认为,李晓忠如果没走,也许*ST夏新不会衰败得如此快。
从*ST夏新对外公告中可以发现,在去年一年内,共有8名董监事先后请辞,*ST夏新的董监事会“换血”速度在上市公司来说非常罕见。2007年12月22日,陈汉文“因工作原因”辞去独立董事;去年6月30日,刘瑞林称“时间和精力有限”辞去董事职务;此外,去年9月4日,原董事长苏振明、董事张丰年也由于“身体原因”和“退休”辞职;监事马忠达于去年10月提交辞职报告。
除了董监事请辞、技术人员“跳槽”,*ST夏新自身也在不断“瘦身”。*ST夏新从去年12月起“全面裁员”,涉及市场、管理、财务等各个领域,“管理原本就混乱,再加上换血的震动,夏新积聚的人才快消耗殆尽了。”王芳说。
重组 谁来拯救*ST夏新?
眼下,能够救*ST夏新的也就剩下3G了。在去年7月中移动二期20万部TD终端招标中,夏新中标1.9万部,占市场份额9.5%,仅次于中兴通讯、三星电子和新邮通。夏新预计,按2010年TD终端市场需求2000万至4000万部计算,夏新只要保持目前的市场份额,2年后即可通过TD手机营收达到23亿元以上,这也是许多业内人士预计*ST夏新将要重组的核心所在。董秘吕东承认,虽然3G发牌,但这块业务量太小,目前还无法赚钱,只有等到市场繁荣、订单多后才能产生收益,但不知夏新能否熬到那天。
目前在坊间流传着夏新重组的三个版本,最有希望的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公司接管。
去年9月上旬,*ST夏新公告宣布熊猫电子集团执行副总经理朱以明接替苏振明出任夏新电子董事长。日前,有接近*ST夏新的消息人士称,该公司重组“最大的可能是让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下称中电集团)旗下的其他企业来收购重组”。朱以明是作为夏新电子的实际控制人中电集团的高管来兼任*ST夏新董事长的。根据*ST夏新2007年年报显示,朱以明历任中电集团财务部计划资金处副处长,融资投资处副处长、处长,财务部一处处长,财务与产权管理部副总经理。业内人士据此分析,朱以明在当前阶段接管*ST夏新,与其财务背景有关。在出任董事长之前,朱以明已在*ST夏新担任了三届董事,他在危难之际接管*ST夏新,被业界看作是中电集团可能对*ST夏新进行重组的伏笔。许多已经离开夏新的老员工也认为中电集团不可能对夏新撒手不管,而由集团旗下公司接管可能性最大。
但*ST夏新董秘吕东认为,公司没有在进行任何重组,市场上炒作公司重组,可能系游资所为。至于今后中电集团是否会主导夏新重组,他不予评价。
据悉,中电集团旗下在A股的上市公司分别有南京熊猫、长城开发、长城电脑、中国软件、中电广通、深桑达A、华东科技、长城信息和上海贝岭9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有南京熊猫、中软国际和中国电子3家。
另一个重组版本是由厦门机电来主导。根据*ST夏新2007年年报,厦门市国资委下属厦门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在夏新董事会占有两席。去年下半年,厦门市曾和中电集团协商,通过厦门机电对夏新定向增发的方式出资5亿元帮*ST夏新解困。但后来增发方案被否,便没有下文。由厦门机电来重组,能否通过还需与中电集团协商。
另外一个坊间版本是ST大唐将购*ST夏新股权以抢夺3G市场,该传闻被董秘吕东称为无稽之谈。“ST大唐自身都还没扭亏,如何并购*ST夏新?”吕东说。
而近日市场上又爆出厦门市政府将考虑把*ST夏新和*ST厦华合并重组的消息,这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两个濒临退市和破产边缘的企业如何能自救?相信在*ST夏新2008年年报披露前,会有更多重组版本在坊间流传。
3G牌照的发放,并没有让夏新看到生存的希望,能否熬过最寒冷的冬天,一切还是个未知数。但夏新拥有的3G市场份额以及研发团队等无形资产,也让许多人看到了重组的希望所在。
来源: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