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四川长虹(600839.SH)发布公告宣布,四川虹欧PDP显示屏及模组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已全部完成,正在小批量试生产多品种高清屏模组和全高清屏模组,计划2009年3月份正式量产。长虹等离子项目最初预计于2008年7月实现量产,但受地震等多种因素影响推迟了半年多。在此期间,液晶与等离子的竞争格局已经发在了巨大改变,松下、日立、LGD(LG电子的面板工厂)、三星等日韩品牌已纷纷宣布停止或减少等离子面板的生产,被长虹寄予厚望的等离子项目的前景不容乐观。
与等离子相比,液晶面板虽然拥有更多的支持者,但由于过去半年价格持续走低,面板企业也不得不通过减产的方式抑制价格颓势。据透露,两大液晶面板生产巨头台湾奇美、友达光电已经调低了40%~50%的产能,并将于春节前以裁员或鼓励员工无偿休假的形式应对金融危机。此前,夏普计划关闭在日本两家工厂的中小型液晶面板生产线。
在上游面板供大于求的影响下,平板电视价格跌跌不休。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来自苏宁电器的数据显示,一些国产品牌32英寸液晶跌破2500元,42英寸全高清液晶首次跌破4000元,46、47英寸跌破5000元,52英寸液晶仅售8900元。
“2009年对于全球电视产业而言将是最困难的一年,”全球知名消费电子产业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根据最新调研结果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伤心等离子
对等离子屏来说,现在量产并不是一个好时机。2007年下半年,长虹筹备上马等离子项目时基于这样的技术判断:未来平板电视的显示技术中,等离子与液晶将平分秋色,等离子在46英寸以上大屏幕领域的优势会令其赢得一定的市场空间。
然而,过去一年中,液晶平板在尺寸上迅速突破,原本技术上难以实现的70英寸以上的液晶产品也纷纷投入量产,索尼、三星的产品已在国内市场发售,夏普更推出了目前为止世界最大尺寸的108英寸液晶电视。由于液晶电视领域参与者众,激烈的竞争不断拉低产品价格,市场普及更为迅速。
中国电子商会《2008年中国平板电视消费市场竞争状况及2009年消费需求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08年国内平板电视需求量达1220万台,其中液晶电视1100万台,而等离子电视仅是液晶电视的一个零头——120万台。
“相对于液晶电视的‘大小通吃’,等离子却‘只能做大,不能做小’,产品线单薄得多,市场以42英寸为主,在销售上很难上量,很难实现规模优势。”DisplaySearch中国电视市场研究总监张兵表示。
也正因如此,原本两线作战、兼攻等离子和液晶面板的LG、三星、日立、先锋等日韩品牌都相继缩减了等离子屏的生产。三星电子在上个月发布声明称,从2008年12月中旬起至2009年1月份,三星准备关闭国内两家等离子电视机制造工厂。LG电子则在2008年初停止了在中国地区的等离子电视整机销售业务,将重心转移到液晶电视的生产和销售上。日本等离子阵营中的日立和先锋也宣布停止等离子面板的生产,全球最大等离子面板巨头松下也开始关闭、合并等离子面板工厂,转而加大对液晶面板投资。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长虹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长虹等离子项目一期投资8亿美元,目前216万片的产能并不具备规模优势,但如果继续投资存在较大的风险。
也许正因如此,长虹已经着手进行OLED(第三代显示技术)项目的开发。
四川长虹在1月6日的公告中称:“将通过出售资产筹资1亿元人民币投入OLED项目”。公告称,四川长虹间接控制子公司“韩国OOC”向长虹集团间接控制子公司“韩国OPC”转让位于韩国龟尾市的部分土地资产,转让金额约为1741.34万美元,近1.1亿元人民币。据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介绍,这笔资金将用于OLED的研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