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作为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的地方性法规,新《条例》提出了诸多如“学校女厕位数量应多于男厕位数量”等在全国鲜见的人性化关怀举措。然而,条例突出家庭的保护职责,如规定“家长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违法”等问题也引发一些争议。
“小孩不回家,难道家长要去自首?”有人士认为规定一来不好执行,二来加重了家庭的责任,减轻了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此外,新规中还明确,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及电子游戏也违法。
1,条例注重人性关怀
亮点闪烁
新《条例》中很多具体措施都从细节方面注重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有不少国内外鲜有的人性关怀亮点闪烁其中。
比如《条例》第二十二条着重提出对女生的保护。该条指出,“学校在公共卫生间等设施的建设、配置和使用上,应当照顾未成年女学生的生理特点,女卫生间人均实际使用厕位数量应当多于男卫生间厕位数量。学校和教师应当允许未成年女学生在经期内不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
“这很令人期待!”记者采访了解到,许多中学生不分男女都为这样一条叫好。南山区某中学一位女生说,现在每到下课期间,每层楼的女厕所都要排队。有的女生等不及上厕所,就不得不一直忍到下一节课。“女生占用厕所便位的时间比较久,所以女厕所位置应该比男生的多。”
再比如,新《条例》中还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不得张榜公布未成年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对此,不少学生、家长都非常赞同。家长孙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每次去开家长会,一公布孩子的名次就很紧张,“总是排倒数,特别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此外,该《条例》还规定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过程中,应当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分别羁押,分案起诉,分案审理,分别矫治等措施,对未成年人权益特别保护。其中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未成年人案件,应当采取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去年7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来深圳就《条例》立法调研时,深圳市中院代表就认为这些“规定非常好,太有必要”。
2,条例执行难
法规真管得了“放任夜不归宿”吗?
《条例》公布后,有人认为,一方面这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条款出发点很好,但部分条款可能会遭遇执行难。比如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到底几点回家就算夜不归宿?要将这些条款落到实处,恐怕需要制定更细致的规则。
现在很多学生夜晚需要晚自修,夜不归宿从什么时间算起,学校和家长的责任如何界定,这些在条例里都没有具体明确。广州市人大代表卢启明就提出,“关于夜不归宿的问题,凌晨4点回家,算不算夜不归宿?这在概念上不好界定。”
还有法律界人士认为,“放任”这个词还不好界定。刑法对故意伤害和故意犯罪中的“故意”的表述是“明知会发生这种结果还放任其进行。”但这只是刑事上的界定,民事上、行政上尚未明确“放任”是什么意思。
还有人士认为就“放任夜不归宿”而言,未成年人“夜不归宿”毕竟只是个道德问题,“不得放任夜不归宿”入法原本就是浪费立法权。根据社会学的观点,公民行为的调整无非两种方式:一是道德调整,二是法律约束。而在现实生活中,最基本的调整方式还在于道德规范和引导,只有当公民的行为冲破道德的藩篱时,法律才可对其进行干预和约束。二者既不可混淆更不可相互替代,否则将导致社会秩序的紊乱。
此外,还有上文中提到的学校男女厕所设置的问题。有学校管理人士提出,新建校舍在设计上可以符合这一规定,已经建成老校舍没法改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