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TCL投资近14亿元、年产233万片的液晶模组项目在广东惠州破土动工,建设期为一年。海信投资7亿元、位于山东青岛的液晶模组项目进展更快,二期生产线将于今年7月投产,年产能将达到150万片,再加上明年建成的两条生产线,其2010年总产能将达到300万片。
“这对提升TCL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TCL董事长李东生4月30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强调,进军模组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令TCL液晶电视的部分设计可以放在模组里;另一方面可推动模组与整机一体化生产,TCL的模组项目还配有彩电整机工厂,从而可缩短供应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和实现产品差异化,也是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新多次强调的海信上马液晶模组项目的出发点。
从面板转攻模组
两年前,TCL、康佳、创维、长虹中国彩电这四巨头曾与国内的液晶巨头京东方一起谋划“聚龙”项目,拟在深圳市上马第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一条第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资额高达20亿美元,筹资进度不一再加上大家对产品定位意见不同,令“聚龙”暂时搁浅。
资金、技术“双重门槛”,让国内彩电企业意识到,先涉足液晶模组是更现实的选择。毕竟在液晶电视的价值链中,液晶面板占30%~35%,液晶模组(除去面板)占35%~40%,整机制造占25%~30%。延伸至模组,至少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空间。
海信抢先一步。2007年9月,海信第一条年产50万片液晶电视模组的生产线建成投产,那是国内第一条本土投资的液晶电视模组生产线。同月,海信投资3000万元设在佛山顺德的华南平板生产基地落成,可年产平板电视100万台。该基地与佛山南海的奇美液晶模组项目近若毗邻,显示着两者的“亲密”关系。
曾与奇美“三角恋”
奇美是全球第四大液晶面板供应商,2006年它布局南海。次年10月,南海奇美正式投产,今年其产能将达到1000万片液晶模组,目前二期已开工,2009年年底可月产200万片。
尽管李东生在南海引入奇美的招商过程中,曾扮演过穿针引线的重要角色;南海奇美在选择整机配套厂时,TCL与海信的呼声也一直较高,但后来海信把配套厂率先放在顺德,TCL与奇美便“擦肩而过”。
奇美电视面板技术应用开发处处长陈政嵘指出,中国彩电企业上马模组项目有三个难关——规模、技术积累和设计能力,此外还必须有上游面板商愿意供应液晶面板。事实上,给海信模组项目供应液晶面板的,正是奇美。而陈政嵘认为,中国彩电企业的模组厂都是自给自足,与奇美不会有正面竞争。
其实,在全球前五大液晶面板生产商中,韩国的三星、LG和日本的夏普自身都做液晶电视整机,台湾友达、奇美却没有做整机。因此,要巩固行业地位、消化巨大产能尤其抢占大陆市场,台资面板企业与大陆彩电企业合作是最佳选择。
TCL“移情”三星
牵手奇美,让中国彩电企业在液晶面板俱乐部里打开了一个“缺口”。
去年10月10日,韩国三星电子LCD业务总裁李湘浣等一行访问TCL,双方就液晶面板供应等合作事宜进行了协商。其实,那时TCL已从奇美“移情”至三星。今年3月,TCL正式公告其液晶模组项目的选址从佛山南海改为惠州。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李东生一直对涉足液晶上游面板、模组“痴心不改”。除了与奇美接洽,TCL还曾与夏普洽谈在深圳合资上马7.5代液晶面板线,后来由于夏普要在日本上马第十代线,精力、时间、人力都顾不上,始终没有给TCL明确的回复。
而对三星来说,去年下半年,三星与索尼刚好搞得“很尴尬”,索尼要与夏普一起投资建第十代液晶面板线,却不愿再与三星合作、参股其第二条八代线;另一方面,三星也考虑到在中国的战略,对手LGD、奇美已分别在广州、南海建了液晶模组厂,三星也不想落后。
此时,惠州刚好出台优惠政策,希望TCL回来投资。在液晶产业链的合纵连横中,TCL、三星和惠州地方政府走到了一起。4月30日,李东生对本报记者说,TCL在惠州的液晶模组项目厂房正在建设,土地已经买下来了,与三星的合作协议也已经签署,设备也正在采购,因此绝不会停下来。三星会给TCL模组项目提供液晶面板和技术支持,未来双方合作的空间很大。 (王珍)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