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年初以来,CRT电视衰退逐渐成为趋势,超薄宽屏成为了市场的主流。而彩电厂商与内容商的合作,也预示着彩电正完成核心价值链的转变,继而向高附加值环节进行转移。
CRT产业难掩颓势
近年来,放量增长的平板电视给传统CRT电视产业带来了麻烦,CRT产业链上游彩管企业不定期的减产或停产已经说明了一切。伴随着今年奥运商机的全面启动,平板进一步放量增长,终端市场对平板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CRT被平板电视取代的趋势也日渐凸显。市场调查机构中怡康得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CRT电视的销售量仅为2440万台,相比2006年锐减14%,延续着这几年环比十几个百分点的下滑速度。
奥维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晓锋表示,在奥运商机的刺激下,超薄CRT电视在一二级市场将有所增长,预计今年销量达800万台。
在三四级市场以及正在开发的农村市场,纯平CRT电视仍是销售主力军,超薄CRT电视也将慢慢走俏,这些市场是CRT电视的潜力市场,也是潜力巨大的市场。
据悉,由于液晶面板在今年12月份之前供需仍处于紧张状况中,这就制约着液晶不可能大规模吞噬CRT市场空间。此外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开展的“家电下乡”活动,将一定程度上撬动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如果处理得当,CRT电视完全能在新的领域进行扩张。
按照中怡康的预计,受“家电下乡”影响,2008年CRT电视销量下降趋势将有所减缓,相比2006年,大概会降低5个百分点,降幅控制在7%-9%,市场销售量规模预计将降至2000万台左右。
宽屏超薄成市场主流
虽然奥运商机刺激了平板市场的爆发增长,CRT已渐渐失去昔日的风采,但得益于其技术的稳定性,彩管企业在今年又力推超薄产品,同时研发宽屏和高清产品,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将延缓CRT退市的节奏。
2006年,以减少体积、降低厚度为目标的超薄技术的诞生,使得CRT电视彻底摆脱了传统的沉重感,而该产品的推出,也让CRT电视搭上了时尚化的快车。中怡康对前两年的统计显示,超薄CRT电视销售形势一片大好,2007年超薄CRT电视的销售量在400万台左右。在全球电视“薄”化的大趋势下,彩管企业适时推出这种仿平板化的超薄CRT电视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记者获悉,今年彩管企业除了加大超薄彩管的出货比例外,还将花费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宽屏技术上。
2008年CES与往届展会迥异,平板厂商的最大“卖点”既不是尺寸的全球最大,也非功能的新奇独特,而是出乎意料地锁定屏幕的“超薄”之上。先锋、日立以及JVC等都将难以置信的薄度呈现在观众面前,围绕“厚度”的战争陷入白热化。此前,三星电子已经成功研制了70英寸以上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并投入商用,首都机场T3新航站楼整体采购的该显示器就是其中的经典力作。由于LCD大屏显示设备在色彩还原、对比度、画面整体表现有独特优势,随着成本的降低和尺寸的扩大,全面替代平板电视已成定局。
彩电核心价值逐步转变
2008年CES展透露的一个新信息是,彩电正在与内容、服务加速融合,松下、夏普、索尼、三星等纷纷宣布与网络媒体、广电媒体、搜索引擎等内容服务商的最新合作计划。而两年前的CES我们看到的是手机与内容、服务融合的趋势。
夏普的新计划是推出一项让消费者可以在电视机上浏览特定网络内容的服务。带有这项服务的夏普电视售价比不带服务的电视高出200美元左右,索尼的合作对象则是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之一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此外,中国主流的彩电厂商也推出了类似的内容融合的彩电产品,如海尔“宝蓝”系列流媒体电视、创维酷开电视以及长虹TV2.0等,这些产品使电视具备了非电视以外的直接内容娱乐功能,推动从“看电视”到“用电视”再到“玩电视”的转变。
彩电制造商们甩开了网络运营商,直接与特定的内容服务商牵手,由内容服务商直接给电视机提供娱乐、新闻、天气等内容。有关专家认为,这样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提供好看的节目或内容,吸引消费者对电视的购买;二是可在内容提供的收入上分一杯羹;三是直接与内容供应商合作,从长远来看,可以增加与强势的网络运营商合作谈判的砝码。 (金朝力)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