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中小企业生存状况遭遇寒冬。为摆脱困境,众多传统的中小企业纷纷向电子商务靠拢。与此同时,与电子商务相伴相生的电子支付也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据数据显示,中国电子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在2008年接近30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年增长率近200%。
与此同时,未来增长的趋缓、欺诈手段的花样翻新、潜在的安全风险、监管的缺失和盈利模式的模糊也使得电子支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速增长的背后预示着什么?电子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增长181%!
“我现在好像不大用现金了,坐车刷一卡通,购物刷信用卡,上网买东西、交电话费、水电费,用的都是网上银行”在一家国企工作的张小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每个月现金也就会用掉几百,但是信用卡账单可能要几千。”张小姐说她钱包里的现金从未超过300元,但各种银行卡却有五六张。
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小姐算不上前卫一族或者新新人类,因为像她这样,在日常消费中以刷卡、网银等电子方式支付的金额远远超过现金的人绝对不是少数。“我身边很多同事朋友都是这样。”她说。
实际上,从网络购物、电子商务,到网上转账、还贷、缴费、买保险,再到网上订机票、订酒店电子支付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并不是太多人知道,深圳一位招商银行客户通过“一网通”完成第一笔300元的网上支付,仅仅是十年前的事情。
张小姐的生活常态和个人感受得到了相关数据的有力支撑。根据今年年初艾瑞咨询发布的《20082009年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报告》,2008年中国电子支付使用规模已经达到了2743亿,较2007年同比增长181%,成为互联网发展最快的行业。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电子支付连续第四个年头保持三位数百分比的同比增长。
“去年电子支付这种突然间的大幅增长是一个‘异态’发展,这个增速大大超出了很多业内人士的预期。”艾瑞咨询分析师蒋李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其主要原因是来自于两方面的助推,一是网络购物的高速发展,二是航空客票网上订购的超常增长。”
但是,发展增速方面的预测就没有那么乐观了。根据艾瑞的预测,即使电子支付因高效低价等原因可能会得益于经济危机,但是2009年的年增长率可能会回落到100%左右,之后会逐年递减,到2012年年增长率可能会递减到20%左右。
这意味着,与2008年181%的增长率相比,电子支付的增速将以9倍速度下跌。
这种增长的回落,蒋李鑫认为主要是由于新兴行业的开拓将会相对有限,以及渗透率在到达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比较激烈的竞争。
“只有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增速的放缓,可能会逐渐暴露出行业内被高速增长所掩盖的种种问题。“但也会是一个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蒋李鑫说。
欺诈风险拷问支付安全
今年央视“315晚会”将目光落在了电子支付安全隐患上,黑客、木马、信息贩卖者的神通广大使得不少人不禁惊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疑虑:第三方支付是否值得信任?网上银行是否安全?信用卡里面的钱会不会突然不翼而飞?
3月20日,艾瑞咨询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27.5%的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用户在晚会后决定减少使用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有3.0%的用户决定不再使用。而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的潜在用户中,有57.6%决定推迟初次使用时间,有24.8%决定不再使用。
“欺诈风险对整个电子支付产业最大的破坏不仅是金钱上的损失,而是对整个支付产业的信任与信誉的动摇和打击。”VISA亚太区风险管理业务部总经理迈克·史密斯(Michael E. Smith)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今的消费者并不仅仅担心欺诈事件,他们还担心有人会非法使用他们的个人信息。这些担心是真实存在的,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目前,从全球角度来看,卡片欺诈损失率在万分之六左右,亚太地区要低于全球,中国比亚太还要低,而且从目前来看,这个欺诈率是接近历史低点的。”迈克·史密斯称。
蒋李鑫也表示,目前我国电子支付的安全隐患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我们发现的很多安全问题实质上还是因为用户操作的不成熟和经验不足产生的失误,通过安全教育还是可以规避。”但是他也强调,用户的安全担忧还是阻碍电子支付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第三方支付洗牌在即
“电子支付比重最大的是POS机消费,其次是网上支付,而第三方支付是网上支付很重要一部分,但是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处在政策法规缺失、制度不健全的状态。”蒋李鑫表示这也是第三方支付能健康发展的最大挑战。
所谓“第三方支付”是指一些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用户不仅能够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网络购物,还可以完成手机和公共事业缴费,甚至信用卡还款和跨行转账结算,而且全部都是免费的。“比如我要从我招行的卡里面转给你在工行的账户1000元,通常要付一笔跨行转账的费用,但是用支付宝就是免费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她的省钱“秘籍”。
根据易观国际近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已达到1092.7亿元,同比增长140%。2008年第三方支付市场中支付宝的交易额份额达到54.83%,市场前三名的份额达81%,市场集中度非常高。而根据支付宝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月底,其注册用户已达1.5亿,日交易笔数峰值已达400万笔,日交易额峰值突破 7亿元。
作为不在国家金融监管之下的“非金融机构”,如此巨大的“资金沉淀”却暴露在监管空白之中。实际上,这种隐患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
4月17日,央行公告要求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须在今年7月31日之前进行登记备案,这是央行首次摸底第三方支付清算业务,此举被业内预估为央行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重要标准,相关监管政策也将陆续出台。
“2009年,第三方支付市场将面临盘整。”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曹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或许会出现企业并购,而国有背景的企业可能也会开始市场布局,未来市场将呈两级发展特征。”
导致这种盘整的原因,曹飞认为,主要是由于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从2008年起盈利能力逐步下降,市场竞争加剧,而且还存在监管和风险资本的双重压力。而具体压力将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牌照”;二是金融危机带来资本压力。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约为四五十家,由于基本都为免费模式,因此大多数处于零利润甚至是负利润。但曹飞认为:“拥有合理的商业模式才是整个产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电子支付环境确实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蒋李鑫将其总结为四个方面的努力:一是政策制度环境,即监管方对于第三方支付的认定和规范;二是通过科技助力支付安全度的提升和发展新兴的支付方式,如移动支付;三是提升全社会对于电子支付的认同,适应和教育;最后是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进一步减少支付成本和提高效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