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很有创意
记者采访了三名90后的学生,他们都对此表示出相当大的兴趣,1990年出生的大一男生梁超说他挺佩服想出这些点子的人,“这些点子多有创意,明儿我也去建一个类似的群,保证也能聚拢一些网友”。“这也没有什么呀,多好玩呀,就是一些网友凑一块玩玩罢了。”还上高中的女生齐艳认为在他们这个年龄,这只是很普通的事情,她也经常在网上遇到类似的群或是贴吧,有时同学们也只是当作课后聊天的笑料而已。
网友态度
不理解者居多
炫富女的言论则惹来板砖一片,70后、80后甚至90后纷纷向其“开炮”。网友们认为,90后虽然有钱,可大多都是父母的,没有资格拿出来炫耀,更有网友呼吁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长大后他们才能对金钱抱有正常的心态。
对于90后这些“个性表现”,网友们不理解的居多,网友geliang031更是激进地说“90后完了,这是一个现实、严峻的问题!应该做好断档的准备,让中国社会跳过90后。”而有的网友则表示不应该抹杀这些人的个性。
家长声音
怕孩子沉迷网络
“就怕孩子沉迷于网上这些东西。”女儿正上高二的刘女士说。刘女士说自家女儿也经常上网,但有时不知道她们在玩什么,她说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了,有时沟通起来觉得有代沟了,因为网上这些东西都是虚拟的,耗在网上既费精力又费时间,刘女士通常会限制女儿的上网时间。
教师看法
网络给了他们表现的机会
“他们总想与众不同,而网络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表现的地方。”教高中英语的梁老师说90后多数很小就开始接触电脑,对网络比较熟悉,有时候学生也跟她谈论例如火星文一类的事情,而作为老师,她也尽量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学习上,毕竟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专家分析
一种社会身份的认同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90后是一帮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一般都有对朋友忠贞、羞涩,以及叛逆的性格。有些爱幻想,且能够做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事情。而且主要是他们一般都没有进入社会,没有稳定的社会身份,却有很强烈的被社会认同的愿望,在网络中建立类似QQ群或者是贴吧这种形式过家家,其实只是一种好玩的群体游戏,在里面他们有了特别的社会角色,社会身份也得到了认同。“青春期的孩子们都是有性这方面的幻想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他们就在网络上寻求一种方式来表达这种需求和想法。”北京市青少年法律和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说。他认为现在的孩子们几乎可以说没有真正的童年生活,在很小的年纪就开始参加各种辅导班、参加各种考试和竞争,很少有时间去玩,网络上这种过家家的游戏正好补偿了现实生活中这种角色的缺失。
另外90后处于成年与未成年之间的转变阶段,是没有话语权的一代,通过建QQ群限制别的群体进入的方式,正好满足了自己的话语权,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家长只需适当引导
夏学銮认为家长们也不必对这些孩子严管,主要是适时引导他们将精力用在学习或是其它方面,不要沉溺于网络就行。宗春山则表示家长们不必紧张,一些角色的体验或者是幻想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都是存在的,这种方式只是孩子缓解自己的压力或者不愉快的一种方式而已。
相关链接
17岁女孩竟然自建“青楼群”
前不久广东省一名年仅17岁的高一学生安茹(化名)也建立“青楼群”自封“楼主”,模拟古代青楼的场景。在这个名为“慕风楼”的QQ群中,规定“进入慕风楼的人,无论客官或是姑娘,用语请尽量复古”,并同样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矩”。在群中女生可选择做舞伎、歌伎、侍女、厨娘、打杂、管理、会计,男生可选择做将军、富家公子、诸侯、商人、书生、侠士、打杂、护卫。但大多数参与的女生都选择做舞伎和歌伎。除此之外,慕风楼还规定“姑娘”按业绩给予晋级、降级,每月选出花魁,若不来群里,还将酌情处理,有事需要提前请假。
竞报记者全逸先 张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