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软件界关注的东软与大连华信合并案,因大连华信以“难以保证公司对未来业务发展的期待”为由拒绝而宣告“流产”。受此重大利空因素的影响,昨日,复牌的东软集团股票一直处于跌停状态。
在公告拟合并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4天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昨日发布了一个“遗憾”的公告——大连华信拒绝了他抛出的“绣球”。
东软在公告中称:“2月27日,东软集团接到大连华信的来函,称大连华信与其股东就本次合并事项进行沟通后,大连华信认为在当前严峻的经济环境下,大连华信的业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难以保证对未来业务发展的期待,提出终止本次合并事项。”
虽然东软此前与大连华信已经经过沟通,形成了可行的方案,但最终却被迫终止。
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王自栋表示,尽管与大连华信的资产重组事项未能最终达成,但东软的经营与发展战略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公司将继续坚持通过并购策略来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业务规模。
在谈到合并案对中国软件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影响时,王自栋强调,东软与华信宣布合并重组以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极大期待。东软与华信的重组无论成功与否,对整个产业发展都是积极的信号,是加快促进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形成规模、形成聚集效应,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积极行动。
实际上,这的确是一个被很多人看好的合并案——对于大连华信而言,两次上市失败后可以借机曲线上市;对于东软而言,合并后的规模可以接到更多、更大的订单,因为规模对于外包公司的意义非凡;对于中国软件外包产业而言,两家排名前五的外包公司合并,缔造的是中国第一家规模破2万人的外包企业,可以增加从印度巨头虎口夺食的机会。甚至有业界人士曾预言:“未来几年内世界级的外包企业将在中国诞生,”但从此次合并失败案例来看,这条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