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通3G后发优势不强 联通版iPhone叫好不叫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中联通3G后发优势不强 联通版iPhone叫好不叫座
2009年11月30日 10:05 来源:通信信息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日前,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公布了2009年10月的主要运营数据,中联通3G用户累积达到102.1万户,中移动10月份新增3G用户65.4万,这一增幅是9月份新增用户数32.8万的近两倍。但是,中联通102万平均到5个月的试商用时间月增长也只20万有余,低于TD。由此可见,一直强调的中联通后发优势并未完美呈现。

  尽管中联通引入了iPhone手机,但是iPhone用户还不足以庆功。残酷的竞争使运营商发展新用户越来越困难,要想不惜代价吸引新用户可能要未来的盈利埋单。因此,推出满足用户日常需求的应用、产品和资费才是关键。可以说,中联通目前进行网络优化和业务创新比iphone重要。而这不单是中联通眼下的重任,也是各大运营商和产业链各方需要引以为鉴之处。

  中联通3G后发优势并未明显呈现

  一直以来,中国联通手握WCDMA这个最成熟的3G标准,被业界认为是拿到了“一副好牌”,然而对于中国联通来说,开始进入这个牌局似乎有一点晚,其后发优势也并未如预料中那般抢眼。

  整体来看,WCDMA成熟的网络、丰富的手机种类等,还是使得中联通获得了相对满意的新增用户数。从11月中联通第一次正式公布了单独的3G用户数来看,中联通3G用户累计达到102.1万,其中3G手机用户为80.6万,3G上网卡用户为21.5万。

  但具体来看,月平均之后的3G用户数,中联通显然不如其他两大运营商“表现得好”。数据显示,中国移动10月份新增3G用户65.4万,这一增幅是9月份新增用户数32.8万的近两倍;中国电信10月CDMA新增314万用户,是今年以来用户数增长最多的一个月,在新增用户市场份额为31.2%,累计用户市场份额为7.1%;中联通3G用户累计102万,但是平均到5个月的试商用时间,中联通3G月增长也只20万有余,低于TD。

  与此同时,联通iPhone手机上市至今的销售数字,并未让业内人士满意。其较高的定价及高端目标用户的锁定,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国联通3G用户的增长速度。

  因此,面对拥有庞大用户群的中国移动和具有固移融合优势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想要在3G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还得靠“深得人心”的3G应用来带动。

  水货冲击WCDMA,联通版iPhone叫好不叫座

  中联通3G后发优势并未最大效应地发挥出来,与其iPhone叫好不叫座不无关系。应该说,中联通的想法是好的,利用iphone来迅速提高市场份额,但是不能忽略,在通信行业,用户关注的不只是终端设备,更有信号和应用服务等,水货市场的庞大也是其威胁之一。

  相关调查指出,水货手机的出货量迅速增长,2009年有望达到1.45亿部,同比增长43.6%。在这样的不乐观背景下,联通版iphone自然不能“独善其身”。据中国联通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10月30日至11月4日,全国iPhone手机销量为5000部。而这几乎是iPhone水货手机在中国一天的销量。

  水货横行下,行货联通版iphone却还因高价格、少应用等因素颇受消费者争议。新浪网最近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在7万余名答复者中,90%以上的人认为联通的iPhone定价过高。另外,没有WiFi功能是其致命伤。某业内人士直接指出,“有WiFi,iPhone是一部电脑;没有WiFi,iPhone就是一个普通电话。”

  中联通3G用户发展迅速的原因在于其此前的大规模宣传推广攻势和5个月试商用的用户积淀。这也提醒运营商,3G时代,单纯的网络运营和产品销售已经远远不足以应对竞争,靠终端无异于“泥菩萨过江”,应用和产业链才是决胜3G的有力武器。

  网络优化和业务创新比iphone更重要

  归根到底,3G的真正应用是在互联网的应用上,3G手机未来不仅是网速之争,更是业务平台和应用之争。

  在国际上,相对其他品牌手机,iPhone的价格也不便宜,但依然人气颇高。其之所以能大红大紫,艺术化的设计虽然功不可没,但根本还在于“苹果”不断为用户提供丰富和个性化的服务。

  针对市场现状,WCDMA很多非行货手机集中在中移动身上,如果中联通在网络和应用上都能及时跟上,就有望大量转移中移动的此类用户。因此,业界认为中联通目前网络优化和业务创新比iPhone重要。专家也指出,中联通当下最应该做的是夯实基础,同时在提高网络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展开业务创新,并通过极具优势的优惠让利来“引诱”用户尝试自己的应用和产品。

  还应该说,应用突破不单是中联通眼下的重任,也是其他运营商和产业链各方需要引以为鉴之处。开发增值业务种类,设计更吸引用户、更贴近市场的应用才是当务之急。本报记者 张颖洁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