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通专网回归铁道部倒计时:人事财务全面冻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铁通专网回归铁道部倒计时:人事财务全面冻结
2009年06月06日 10:05 来源:华夏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曾经拥有中国第二大固定通信网的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通)正在“消失”,其终结的方式是将公司业务分为“专网”和“公网”两部分,“公网”部分融入中国移动,“专网”部分则回归铁道部。

  6月4日,一位铁道部官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电话询问时表示:“这件事正在进行中,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方案,较为敏感。”另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6月4 日各铁路局电务处主管通信的副处长都进京开会了。该人士告诉记者:“这次应该是商讨具体的改革方案。如果方案确定,应该在6月15日18时具体实施。”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记者并未从权威渠道获得相关的官方消息。中国移动的发言人不愿就此事发表任何评论,但中国铁通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人心惶惶,但专网回归铁道部是肯定的。”

  整合难题

  铁通的前身是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年底,拥有7万名员工;2004年1月由铁道部移交给国资委;2008年6月,国资委宣布铁通并入中国移动,成为中国移动全资子公司。

  2009年2月,中国移动曾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国铁通公司渠道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在该通知中,中国移动对中国铁通的整合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是今年1月到6月的探索合作阶段,以实体合作渠道为主,充分利用铁通公司渠道推广移动业务,以社会渠道代理的方式合作;第二步将是7月至12月的深度合作阶段,将铁通公司业务逐步并入移动公司渠道,并利用铁通公司直销渠道和社区渠道的优势,大力拓展家庭市场和集团市场;第三步,2010年是全面合作阶段,主要是做到整体规划渠道,全面协同构建基于移动固网业务融合的渠道,以业务服务融合为基础,形成全面渠道合作。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曾在2009年3月“两会“期间表示:“由于铁通负债较多,目前暂不考虑将铁通注入中移动上市公司。”

  根据相关资料,2009年铁通在资产核资后,净资产为150亿元,报损为90亿元,剩下60多亿元。国资委批准结果确认铁通公司事实损失90.8亿元,同意核减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以此标志铁通公司清产核资结束。

  王建宙在谈到“如何发挥铁通作用”时曾表示:根据铁通资产盈利和人员情况,铁通在专网移交后,也还不具备上市的条件。“盈利是上市的最基本条件。所以,将来国务院批准专网划归铁道部以后,铁通还要作为一个独立的子公司存在。”

  除铁通公网与专网问题外,在移动与铁通合并之初,业界一致认为重组中的一大难点是人员的划分。数据显示,铁通200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总计166亿元,仅相当于中国移动营运收入的4%,但7万名员工数量却超过了中国移动的一半。

  专网回归

  有消息称,5月31日下午四点,铁通召开了“专网回归铁路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公、专网分开事宜,但专网回归铁道部的具体方案并没有最终确定下来。

  铁通专网指基于铁路运输所建的铁路专用通讯网络,服务于铁路内部通信。与之相对应的是公网,致力于公众的通信服务。

  据消息人士透露,铁通董事长赵吉斌部署传达了会议精神,通报了“专网回归铁路是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改革安排,当前要求确保安全、确保稳定、确保改革的顺利执行。”

  根据铁通5月26日下发到全系统的“TB689”号急电:“为确保公司公专网体制改革有序进行,从5月26日起,冻结公司所有人员调动关系,严禁内外部人员调动;暂停各类管理人员的任免事项;除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必需的经济往来和财务收支外,杜绝突击花钱、滥发工资奖金、未经批准购买大宗物品。”

  “一般的人事、财务等工作已经暂时冻结了,应该快了。”一位铁通的省级分公司工作人员6月4日在电话中向记者证实了上述文件内容。

  据了解,中国铁通将成立两个领导小组,由中国铁通总经理赵吉斌、副总经理林源牵头负责专网回归改革工作,副总经理潘维越牵头负责日常的安全、稳定和经营工作。同时,中国铁通其他省份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组织。

  记者从一位铁通北方某省分公司工作人员提供的材料中发现:由于重组工作即将展开,集团公司已经开始对涉及铁路通信有关资产、负债等项目进行统计了解,《铁路通信资产项目情况统计表》格式已经发至各地市分公司、通信段及省工程公司邮箱。这份材料显示,统计报表基准日为2009年5月31日,各单位必须于6月 3日17时下班前,将填好的电子表格以邮件形式发至铁通省公司财务部邮箱;各单位6月10日前,将纸质书面报表由总经理、主管网运副总经理、网运部长、财务部长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省公司财务部。 (何东)

【编辑:段红彪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