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以来,在南方一家叫富士康的全球知名企业里,有九条年轻的生命连续以极端的方式向这个世界说再见。
这些厌弃生命的年轻人有这样一些共同的特质:除了令人心悸的年轻,就是来自农村贫寒之家,入职时间短暂。
现在媒体关于整个事件的调查和反思热度急升。
来自企业的解释是,轻生的人有三类:一是个人情感出现问题的人,二是有生理疾病问题的人,三是社会防范意识不够的人。潜台词是他们从身体到心灵都不够坚强。很符合现代社会丛林法则,无非物竞天择,弱者该死——不新鲜也深受很多所谓成功人士欢迎。与之呼应,有专家说,80后、90后是现代大城市中新生打工族,这代人多是独生子女,抗压能力、吃苦能力比较差,当远大梦想遭遇现实巨大挤压时,这些心理尚未成熟的打工者难以承受。
不过,自杀事件如此密集连续爆发,甚至据披露,富士康园区内已被发现制止的这一类事情还有二三十起,又在提醒我们需要将视野打开,思考推向纵深。
这些试图或成功自杀的员工在劳资博弈中处于极端弱势地位,有时需要遵守种种不合理的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规章制度,必须用透支自己的时间和体力来换取勉强糊口的薪水,不少时候还被克扣拖欠。更重要的是,在企业主眼里,他们和冰冷的机器设备别无二致,都是换取利润的工具,都叫成本。而社会的有效支持尤其是心理救援,在经济增长、企业效益至上的政绩思维下荡然无存。更重要是,这些贫二代们除了在流水线上辛苦地劳作,几乎看不到其余改变命运的上升通道。
写这些既不是为自杀者的脆弱开脱,也不是刻意谴责社会,只是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石述思)
参与互动(0) | 【编辑:赵婕】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