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BT网站不能一封了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评论:BT网站不能一封了之
2009年12月11日 14:54 来源:深圳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没有BT怎么活?”这是本周网络上最热的流行语之一。

  “BT中国联盟”被关闭了,“伊甸园”、“悠悠鸟”、“极影”等一大批BT网站随后也遭遇了相同的命运,这无疑是本周网络江湖的最大新闻。在广电总局发起的这场整肃运动中,由于国内的BT网站没能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整个行业几乎全军覆没。曾经改变中国网民娱乐方式,被风投赋予无限想象的P2P模式似乎也到了穷途末路。

  “BT”是互联网上流行的P2P传输协议的简称,全名为“BitTorrent”,BT相关应用是目前国内互联网下载的最主要形式之一。“BT”分享网站主要针对不同的影视作品发布一系列的“种子”文件,普通用户只要安装好免费的BT软件,在分享站上找到“种子”就可下载相应的影视作品,而且是下载的人越多,速度就越快。BT网站一出现就受到网民的热捧,不仅热播大片、流行美剧,甚至高清蓝光资源BT网站上都可以找到。据业内人士估计,国内超过一半的网民都有使用BT下载的习惯,高黏度用户也在千万以上。

  免费、海量资源成就了BT网站,可也让BT网站成为盗版重灾区,这也正是有关部门整顿BT网站的原因,但让相关部门始料不及的是,一次正常的执法行动,却遭到了网友的强烈质疑。多家门户网站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9成的网友不赞成封杀BT网站。有网友甚至认为,BT网站其实并没有提供影音视频下载,他们只是提供种子和资源索引,只是告诉网友谁在分享这部电影,并帮你找到,连版权保护最严格的美国都未出招禁绝P2P,而现在有关部门对新事物不加区分,一律棒杀是典型的懒政思维。

  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国家相关部门对此态度一直十分明确。但我们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消费者版权意识的培养需要时间,法律法规的完善也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和新技术有其特殊性,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视频的使用率高达65.8%,这样,巨大的一个互联网应用领域,却几乎全行业面临着法律法规问题,这是值得监管部门思考的。事实上,近年来,一些BT网站也试图走正规化、商业化的模式,但道路却一直不平坦,在政策法规和商业利益分配上有着诸多瓶颈。这或许正是网友质疑相关部门的原因所在。作为一项改变了互联网应用版图的BT技术,为什么难以成为正规军?既然不能成为正规军,那相关部门为什么早不整顿呢?非要等到网民习惯了这种模式,才突然封杀,这似乎有先“放水养鱼”,然后逼迫网民转向付费网站之嫌。

  虽然广电总局此次“清剿”并没有对国内另一种P2P的影视下载形式——电驴下手,但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个领域中最大的两家网站——迅雷、Verycd 都面临巨大的风险。深圳的本土企业迅雷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下载软件平台,据海外权威统计,迅雷以29.3%的占有率跻身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BT下载客户端软件。不过,现在没有被封杀也并不等于安全,拿到《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也不一定就合法,因为按照《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规定:“申请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必须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而目前国内的视频网站中,除少数电视台、国有媒体单位兴办的视频网站外,国内知名视频网站多由民间创业或海外VC投资成立,股权结构也并非“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

  一纸禁令确实能封杀许多上规模的网站,但互联网作为最具有活力、最开放的领域,却出现排斥民间资本的规定,确实有些让人想不通,更有部门保护主义之嫌。监管部门应该看到,有新技术和网民无限热情创造的共同作用,堵是堵不住的,新的分享形式不出几天就会重新出现。那时,面对众多的小网站,监管效率和监管成本都会让监管部门头痛不已。既然如此,那监管层为什么不能将现在成规模的BT网站整编成正规军,然后与互联网业者、版权方探索出一种既不违法又顾全各方利益的收看方式,这或许会更有益于产业的发展。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