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的3G发展离市场还有多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三大运营商的3G发展离市场还有多远?
2009年08月20日 14:00 来源:通信信息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去年的电信重组到今年的3G放号,中国3G市场演进的情况大大超出业内的预想,特别是与3G支持者所勾画的情景存在较大差异。对此,电信专家史炜站在市场和百姓需求的角度,继续解析我国3G发展

  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在做3G规划时的市场背景与做2G时完全不同。这是因为,3G已不是我们传统的通信业务概念,3G是一种综合信息组合的产品,是基于移动和互联网的增值性服务。这样的服务在发运营牌照之前,理论上的前瞻性分析很容易让专家、企业浮想联翩,就像活人画鬼一样,谁都可以画,谁都可以说自己画的最像,因为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见到真鬼的样子。在这样的情况下,3G发牌了,许多曾经想得很清楚的事情今天竟看不清看不懂了。

  3G和2G运作模式比较

  我们在做2G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空白的、饥渴的、单一的需求市场。1991年,手机(大哥大)是一种形象、身份,需求是供给的数倍,市场是一个绝对倾斜的卖方市场,而服务是非常单一的语音服务,价格又是完全垄断的卖方单一定价。而3G发牌时,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庞大的以语音服务为核心的移动通信市场。在百姓心里,3G与2G的差别远比媒体广告的宣传小,消费者对3G使用的冲动绝对不能与当年2G入市时相比。

  于是,在3G市场在现实中不断被看淡的情况下,下一步市场的承受力是什么样,三大运营商不知道;老百姓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三大运营商也不知道。这就决定了3G和2G最初的运作模式肯定不同。

  尽管三个运营商都在做自己的战略,比如,中国移动在“拼凑”TD产业链,中国联通在打造全业务和终端品牌,中国电信在推其天翼的时候,也没真正搞懂天翼到底在做什么。今天,面对3G,中国移动就如同一个“赶着牛车爬山”的车把式,牛能不能把车拉上山坡,赶上去以后,牛是累死了还是残疾了,中国移动自己也不知道。还有就是每天在电视上闪烁的“G3”,到底讲的什么,我问了许多每天宣传G3的人,竟没一个人说得明白。中国联通提的“沃3G”概念更虚了,我相信中国联通百分之九十九的员工都说不出“沃”的含义。

  所以这一个月的变化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中国的3G,你究竟还能走多远?几年前,阚凯力教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3G必死”。现在很多人又回头来聊他的这句话,似乎大家开始认为老阚的判断可能是对的,尽管大家不认可他所使用的论据。

  3G放号时,运营商还在一种2G时代的思想体系下寻求市场的规划、布局。而这些东西在3G时代都是找不到对象的,所以3G放号很难再现2G的风采。市场调查与跟踪表明,绝大多数老百姓没有主动换一个3G手机的想法,一些年轻人觉得3G挺新鲜,但使用中(体验)普遍认为,其与2G没多少差别,因为3G的移动互联网现在毕竟受到费用、网络覆盖、终端等的限制,各种增值服务与消费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老百姓希望通过3G提高语音服务多元化、优质化的愿望,以及运营商希望通过3G获得语音业务以外的更多增值业务收入的愿望,在现实中有点不搭界。前一段时间,搜狐做过一个调查,参与调查的网友中,只有5%左右愿意在近期购买3G手机、使用3G业务。这个数据也说明,现在的数量没有达到之前宣传说的预期。

  3G应该有一个市场孵化期,切莫等同于2G时代

  如果从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看,3G应该有一个市场孵化期,但是现在运营商的战略是把3G的孵化期和2G的孵化期等同了。2G的时候,每个月新增用户达几百万,但3G孵化的可能是对2G具有替代意义的“新鸡蛋”,所以,在缺少对“新鸡蛋”的基本认可之前,3G的新增用户是上不来的。而在消费方式上,3G是可替代的新产品,而2G当年是无可替代的新产品,这两者孵化的概念在经济学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我觉得3G放号几个月以后,我们在判断上的一个失误就是缺少对3G产业化、演进方式的一个正确认识。我最近去各地运营商的省公司调研,最深的感受是:运营商就好像被打了鸡血,吹响了冲锋号了,要上前线了,但是他们不知道前线打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战,好象你冲上去以后3G就是你的了,你就是英雄了。但是集团公司忘记吹集结号了,最后,省公司队伍都给打没了。

  3G是中国老百姓在经过近二十年高速发展的通讯享受基础上,再上的一层楼。有了3G,将给老百姓增加很多移动互联网的功能,同时也增加很多服务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能否实现,选择权不在运营商,而属于老百姓,老百姓有最大的自主选择权。老百姓不用,运营商怎么发展都是死的;老百姓要用,运营商不用推销,也能够发展起来,现在是运营商在“咯吱”老百姓,非要让老百姓笑,但老百姓怎么可能还像三岁的娃娃呢?史炜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