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实行到现在整整一个月,效果如何不得而知。问题倒出了一大堆,核心焦点就是:国家补贴归补贴,但废旧家电的折价很让消费者不爽,上万元买回来的东西,还能使用,却经常被一口价喊死!50元、100元就这么定了!
感觉上挺值钱的,5位数买回来的东西,很少能够超过两位数转出去,赶上谁也不爽,虽然有10%的国家政策补贴,也仿佛迟迟启动不了城市家电热销的大潮。
那么以旧换新到底是强心剂还是救命药?
从本质上看,加上以旧换新再加上国家补贴,一台新家电确实便宜了不少,但城市毕竟不同于乡村,平均近乎100%各种大家电的拥有率,已经让新家电很难找到更新的空间。如果不是买了新房、搬了新家或者刚刚成立二人世界、租了新房,很少有大的冲动来换掉家里的旧家电,关键是目前的家电旧是旧了点,还能用!
除了更新换代速度快的消费电子类产品,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包括城市消费者对作为耐用品使用的家电上,普遍采取能用则用的态度。
再者,在城市,家电早已经不是奢侈品的代名词,日益发展的中国家电企业10年前就把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争先恐后的以极其便宜的价格在城市大面积普及,随便调查一下,城市里的消费者已经开始对家电的价格变得越来越不敏感(当然便宜更好,不占白不占),从价格因素上刺激城市消费者本身也非真正的治本之策。
真正能够拉动家电大面积更新换代的,实事求是讲,还是新房、新人两新的拉动。
那么以旧换新是否就没有其必要性呢?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是今年国家刺激家电消费的三驾马车,都有必要。但以旧换新的争议也最大。焦点就是利益,往深里说,也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消费者、厂家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换,结果往往旧家电当成了废家电收购,废家电直接按破铜烂铁处理,真要破铜烂铁也好了,还可按斤两收购,等于说是有据可依。
设想一下,家里的旧家电如果真能够获得个公平的处理,比如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加上国家的补贴政策,谁不愿意以旧换新,畅享更先进的家电新生活?
怎么办?实事求是的讲,中国的废品收购业起码进行了几千年了,废旧家电的收购也跟中国家电的历史等长,究竟值多少钱?在这个行当中,早已有了自己的潜规则,作为国家政策——这个看不见的市场第三只手,有必要在接下来的细则条例中,尽量做到细致、公平,让售买双方都有据可依,比如可否参考二手车?可否参考国外的惯例?可否分类再具体些,能用的和不能用的区别对待?
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我们不正视并透明这中间的灰色地带,即便没有歪嘴和尚,这刺激中国家电消费的经也会唱歪了!姜培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