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中兴国际专利占全国四成 质量排行不理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华为中兴国际专利占全国四成 质量排行不理想
2010年03月09日 09:55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最近中国接连拿了两个“世界第五”,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构组织的量化排名:其一,汤姆森-路透集团数据显示,中国科研论文发表量列“世界第五”;其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列“世界第五”。

  以总量评估各国科技发展水平,中国实力的确不凡;但细究两份榜单可知,中国科技指标的“质量排行”并不理想,面临量与质“不同步”、“不同速”的尴尬。

  单篇论文引用量“不及格”

  汤姆森-路透集团发布的 《近十年论文发表前20名国家(地区)排行榜》,包括论文发表总数、总引用次数和单篇论文引用次数3个单项指标。按“论文总数”排位,美国、日本、德国、英格兰、中国依次占据前五位。其中,美国共发表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297万多篇,3倍于排位第二的日本,中国同期发表65万余篇SCI论文。

  科研论文之所以有价值,因为论文为科学界贡献了已被证明的实验和理论结果,这些结果可被其他各国科学家反复引用、作为新的科学论据。就像“名人名言”总被频繁援引一样,论文引用量越大,表明影响力越大。通常而言,诺贝尔奖得主的重要论文,单篇引用量可达数百次到上千次。

  在这份排行榜中,以论文“总引用次数”来排名,上述前4个国家(地区)还在四强之列,只是排名略有变化,依次为美、德、英、日;而原来的“老五”中国不仅被法国取代,还一路“掉队”,落在了加拿大、意大利、荷兰之后,居第九位。可见,中国庞大的论文总量还是保证了比较庞大的被引用总量。

  然而,进一步考察“单篇论文引用次数”——这一最体现论文质量的指标,原来的位次被大大打乱。瑞士所发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15.73次,最高;美国论文“量大”同样“质高”,每篇引用率也超过15次,居次;紧随其后的有丹麦、荷兰、苏格兰、英格兰等。中国“单篇论文引用次数”没有跨入上榜的“最低门槛”——每篇10.52次,平均仅5.24次,略高于印度(5.08次)。

  应该看到,中国论文的这项“硬指标”已从2008年度排名时的“4.6次”进入了“5次”的区间。尽管这与世界平均水平“10次”还有不小差距,但仅用一年时间实现如此提高“实属不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这样评价。

  企业进专利百强者仅个位数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近日公布2009年度国际专利申请数据,显示该组织全年共收到国际专利申请15.59万件。其中,美国共申请4.58万件专利,仍高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约三成份额。排名第二的是日本,2.98万件;德国第三,1.67万件;韩国以微弱优势居中国之前,共8066件;中国以7946件的总量,居世界第五,依次领先法国、英国、荷兰、瑞士和瑞典。

  中国专利申请量排名较上一年提高一位,且数量增长极快。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全球专利申请量30年来首次下降,但中国的申请量却逆势上涨,同比增长30%左右,增速居世界各主要国家之首。

  中国专利有“量”又有“速”,但专利申请的“主体”——企业的情况就不怎么乐观了。以全球企业专利排行榜为例,日本松下公司成为“专利王”,2009年共申请1891项专利,占日本全国专利的6%。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披露,在申请专利最多的前20家公司中,几乎全是美国、日本和欧洲公司。

  目前,在全球企业专利申请量百强中,中国企业还仅仅是个位数,只有华为、中兴、大唐电信、腾讯等几个“老面孔”能进入前200名。其中,华为尤其一枝独秀,以1847项国际专利紧随松下,成为年度申请量“亚军”。但若从全国角度冷静思考,华为一家公司的国际专利量就占中国四分之一,若加上深圳另一家公司中兴通讯,两者就占掉全国四成——这不能不说“过于集中”了。

  论文和专利结构不均衡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科技的 “增量”很大——汤姆森-路透集团报告称,今日中国的论文数量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64倍,按此速度,中国将于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科研大国;《金融时报》也参照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的增速,预测中国2020年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科学知识产权大国。

  “第一大国”或许并不难当,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科研人群,而由于科技系统评价机制的刺激作用,论文和专利一直与职称、薪资、项目评审等要素挂钩,这也是它们数量猛增的“助推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科学与工程指标2010年报告》指出,中国现有约142万科研人员,扩容速度达美国两倍以上。但中国每1000名就业者中,科研工作者只有2人左右,与科技强国德国的“7.2人”相去甚远。

  因此,绝不能被这两个“世界第五”的名次搞得头脑发热。凭借人数优势和后发效应,中国在短时间内超越各个科技强国应该不成问题,关键应在论文和专利的内在质量上多加考量,尤其是注意结构的不均衡性。

  论文和专利都不是最终的科技产物,有人为做论文而做论文,为报专利而报专利,成果转化成功率不高,产业化效益也不高。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国内专利申请量达6.2万件,居全国第五,但专利转化率仅10%左右。同时,中国专利“成色”尚显不足:最具含金量的“发明专利”在2009年全国各种专利中只占1/4强;中国最多的专利品种是“外观设计专利”,约占全球注册量1/4。

  中国论文和专利还都表现出学科领域不均衡。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化学、计算机、物理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论文较多,而免疫学、心理学、微生物学、社会科学、农学等领域论文明显较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则称,我国在生物技术、药物、运输等技术领域的专利研发实力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小。同时,专利地域分布也不均衡,去年来自深圳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达3800多件,占去全国近一半。

  也许,中国科技信息所最新完成的《中国在世界科学中的地位和影响评估》较为客观:中国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仍然不高,在19个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3,“中国要真正超越传统科学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