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D产业标准将尽快制定 国内企业有机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中国3D产业标准将尽快制定 国内企业有机会
2010年03月22日 10:38 来源:中国企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产品未动,标准先行。在DVD产品上,中国消费电子企业正是遭遇了产品标准和核心技术话语权缺失而引发的全产业败退,最终沦为全球DVD产业的二传手,只扮演了全球生产工厂的配角,利润最终掌握在松下、东芝、日立等6C联盟手中。

  同样,面对在欧美市场上已经掀起这股3D立体视像电视产业新浪潮,中国的相关消费电子企业正在谋求从行业和产品标准入手,通过标准来统一和规范行业竞争秩序,确立中国企业在3D产业中的地位。

  3月20日,记者从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获悉,将于4月9日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立体视像产业论坛。届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部委领导将参会,重点就3D产业标准制定进展、3D立体产业政策及发展趋势、3D显示技术及系统研讨等内容展开讨论,借助产业联盟的力量,积极向相关部委建言献策,尽快推动我国3D产业标准出台,确立中国企业在这一趋势中的话语权。

  在本届论坛上,主办方还将推出一个“立体嘉年华”展示,由立体体验区、立体参与区、立体互动区组成,首次给中国观众带来一场直接的“3D体验之旅”。海信、康佳、深圳掌网、杭州立体世界、广州博冠等企业将展示最新的3D内容、产品和全套解决方案。而《阿凡达》后期制作商宽泰还将现场解密《阿凡达》的3D影像后期处理技术。松下等国际知名3D电视厂商还将现场介绍2D转3D的技术方案。

  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秘书长唐斌透露,下一代电视系统解决方案必将是后高清互联网时代的全民3D电视。记者获悉,实际上立体视像除了在家庭等大众娱乐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外,还将在医疗、军事、航天、教育等专业领域得到无限扩张。特别是在医疗、教育领域,3D视像系统的应用将会极大提升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空间。

  唐斌告诉记者,与日韩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3D技术上不存在问题和阻力,能在短期内快速向市场推出3D电视。关键的是,目前在中国,就算消费者购买了3D电视,也没有足够的3D内容来支撑。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就中国市场的现状来看,短期内3D电视推广普及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是受到上游内容源的限制。就3D电视的产品价格及市场接受度来看,还是会在短期内掀起一股细分市场的销售热潮。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这一趋势产品上只要做好技术上的积累和沉淀,不用急于参与到市场前期的推广和消费需求引导上,把握市场走势,掌握好火候后再伺机进入,反而能获得市场效益的最大化。上述分析人士并不担忧目前国内企业在3D电视市场化推广上的滞后反应。他进一步指出,3D电视与平板电视相比,前者是从二维到三维视像技术的软件升级,后者则是从显像管到液晶、等离子显像技术的硬件升级。

  新闻链接:全球3D电视企业分布图

  日本企业:索尼 松下 夏普 东芝

  日本企业是全球最早开始布局3D产业链的。目前,在3D电视推广中,以索尼和松下表现最为活跃。先是索尼在今年初的CES展会上发布消息称,将于今年夏天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兼容3D技术的液晶电视、蓝光播放器、PSP游戏机等新品。松下在3D电视上也不甘示弱,特别是在今年初火爆全球的3D大片《阿凡达》便是采用了松下的摄像技术和后期画面制作技术,这让松下在全球3D市场的竞争中一炮打响。

  韩国企业:三星 LG

  今年的CES展上,三星、LG也推出了3D电视产品,令日本企业震惊。主要是韩资企业在3D电视上的切入速度快,把握时机准。最终这也实现了当前在日资企业掀起的全球3D浪潮中,日韩企业平分秋色。

  欧美企业:飞利浦 时代华纳 迪斯尼

  今年初,荷兰电视制造商飞利浦也发布了3D电视,虽然落后于日韩企业,但作为一向稳重的欧洲老牌彩电企业,飞利浦显然也不愿意丢失这一轮的3D热潮。

  对于美国企业而言,在3D趋势中则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娱乐企业所掌握的内容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3D电视的市场普及速度。目前,时代华纳、迪斯尼都已经纷纷涉及3D内容和节目的制作。

  中国企业:TCL 海信 创维 长虹 康佳

  今年初,创维正式对外发布了3D LED液晶电视新品,但实际上早在2008年,TCL就推出了可以裸眼观看的3D电视,并随后在广州和深圳两地的机场商用。而包括海信、长虹、康佳等企业此前都研发过3D电视,并推出了相关的产品。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