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彩电业作别“缺芯少屏”时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中国经济时报:彩电业作别“缺芯少屏”时代
2009年11月19日 14:0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华星光电项目的启动实施,使中国内地诞生了具备TFT-LCD彩电产业链全制程的企业,改变了我国彩电业‘缺芯少屏’的现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将该项目定位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一个新的里程碑”。

  11月16日,总投资达245亿元的深圳市第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项目正式启动,这是迄今国内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线。该项目的建设单位为华星光电,资本金100亿元人民币由深超公司(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与TCL集团各投资一半。

  “面板结”

  “面板结”一直是纠缠在中国彩电业胸口的痛。

  “金融危机初起时,面板过剩,一切好说;经济环境一转好,面板紧张,拿不到货,面板厂家坐地涨价。”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中国彩电企业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受制于人的滋味。

  “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增强本土企业在全球平面显示产业的话语权,提升整个中国彩电产业核心竞争力。”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所言,也是中国彩电企业的共同心声。目前,面板资源被日韩和台湾地区少数企业控制,我国大陆地区液晶电视用大尺寸面板几乎完全靠进口,但液晶电视出货比例仅占全球的4%。据Display Search最新预测,2009年液晶电视市场需求将达1.27亿台,较2008年同比增长21%,其中中国市场销量达2360万台,占全球份额的19%,预计2012年全球销量将达1.88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届时中国市场份额将达21%,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消费市场,市场需求量巨大。

  不单企业有此紧迫感,政府层面亦高度重视。平板显示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产业,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并成为“2006年至2020年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最重要的发展项目之一。

  风险与机遇

  “本着开放性原则,今后华星光电将会引进其他彩电厂商和液晶产业厂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华星光电的表态被行业人士解读为“一种姿态”。

  “有TCL主导,其他彩电企业一般不会再加入进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未必是坏事,当初的聚龙光电号称要做面板,几乎本土所有彩电巨头都加入了,热热闹闹开场,结果不了了之,“做主的人太多,做不成事”。

  “我不担心将来华星光电的面板销路问题。”这位人士分析,该项目2011年底试产,到2012年,年产液晶电视模组约1400万块。TCL目前海内外平板电视销量800万台,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到2012年1400万块的模组TCL自己就能消化掉。

  “在本土做面板,方向肯定没错,但在操作手法上有多种选择,可以合资、引资或自己投资。”上述人士认为TCL投资245亿元建立高世代面板线也需承担一定风险,“就看TCL控制成本的能力了,否则有可能届时用自产的面板比直接购买他人的更贵。”

  该人士此话有一定针对性,就在华星光电项目启动之时,液晶面板线在中华大地大有“遍地开花”之势,京东方在北京及合肥分别建立8代及6代面板线,三星在苏州投产7.5代线,龙腾光电在昆山做7.5代线,传闻台湾奇美也将在广东南海投资建8代线。

  选择做8.5代线,TCL有自己的考虑。据权威机构预测,作为未来家用显示面板的主流尺寸应该是32-37英寸、40-47英寸以及52-55英寸,考虑到中国农村市场,主流尺寸应该还包括26英寸,第8.5代面板生产线项目的产品正好全部覆盖以上尺寸范围,且切割效率较高,生产柔性强。

  有消息说,LGD也将在华投产8.5代面板线,其中,LGD将持股70%,另30%的持股方目前尚未明确。

  更高世代的面板技术,此前只有夏普宣布过,但国内彩电企业认为,从原材料成本、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市场前景等多方面考虑,并不会更合算。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