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视施行能效"分级制" 将加速高能耗电视退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平板电视施行能效"分级制" 将加速高能耗电视退市
2009年08月11日 09:29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继今年6月10日,《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通过全国能源基础和标准化委员会的审定后,记者从多个渠道证实,《平板电视能耗标识实施规则》也有了实施依据,按照计划,平板能效新标准已经在走报批程序,最快将在10月份颁布,并于明年3份正式实施。

  “正由于此前平板电视缺少一个统一的能效等级标准,才与国家节能惠民政策擦肩而过。”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裁林洪藩上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为尽快适应平板能效新规,目前,康佳多媒体正加快对旗下产品进行转换升级。

  政策风向:平板能效新政有望10月颁发

  “目前我们得到的消息是,平板电视能效新政最快将在10月份颁发,而正式实施的时间则会有一个缓冲期,或将在明年3月份。”林洪藩告诉记者,在平板电视能效新政实施以后,市场上所有的平板电视都将贴上能效等级标识,而未能达标的平板电视则将被强制淘汰出局。

  据悉,在即将出台的平板能效新政中,平板电视能效等级标准将被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级为最高等级,是节能产品的目标值,指标确定在当前市场同类产品的最高水平;二级为节能产品评价等级,指标按照当前同类产品能效前20%左右设定;三级为市场准入等级,主要用于淘汰市场上高耗能产品,指标按照淘汰15%左右低效产品设定。

  也就是说,至少有15%左右的低效平板产品将被强制淘汰出局。其中,决定平板电视等级的最关键因素为产品的功耗,并将与产品的面积、亮度一起进行计算,液晶电视三个等级的能效指数分别为1.4、1.0和0.6,等离子电视三个等级的能效指数则为1.2、1.0和0.6。

  对此,林洪藩指出,平板能效新政对于不同彩电厂家将产生不同的效应,对于一些非主流平板厂商而言,其大部分平板产品或将都会遭遇淘汰;而对康佳来说,康佳平板电视产品早在两年前就已着手布局平板产品的节能转换升级,目前旗下平板产品已基本能够达到一、二等级标准。

  卖场直击:高能耗平板伺机降价清库

  上周末,记者走访广州市内各大家电卖场发现,尽管高能耗平板电视的降价促销大潮暂未涌起,但各大彩电厂家的产品投放已经明显地趋向高效节能产品,特别是厂家今年推出的产品,大多都挂起了显眼的节能产品标识。

  在广州苏宁天河店,海信专柜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新投入市场的款式一般较老款式在节能方面有优势。以一款40英寸平板为例,新推出产品的功率为180瓦,而此前同一系列的产品则为200瓦,此外,32英寸平板在耗电量上则有更大区别,目前最低的为75瓦,最高的有150瓦,耗电量相差甚远。

  而在广州国美维多利店,不少平板电视产品也纷纷打出了节能的旗号,对此,该店TCL专柜销售人员则有另一番理论,其认为节能并非只看最高能耗标识,以TCL新推出的一款40英寸平板电视为例,其最高能耗为160瓦,但是由于采用了最新的背光技术,其正常情况下一般以80瓦到120瓦运行。

  国美维多利店店长唐桂林向记者表示,从卖场的产品布局来看,现在大多数彩电生产厂家开始向节能型平板转型,虽然目前高能耗平板还未进行大幅度降价促销阶段,但与节能新品的价格正在逐步拉开,“预计国庆期间,各大彩电厂家将可能进行高能耗平板的降价,清理库存以应对平板能效新政的出台。”

  本报记者蔡伟

  实习生罗勇

  记者观察

  平板节能观念有待培育

  平板电视能效新政即将出台,各大彩电厂商也将有章可循,大规模推广节能平板产品似乎已经近在咫尺,那么,平板电视节能观念是否已经深入人心了?我看未必。

  上周末,记者在广州各大家电卖场走访期间发现,虽然在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卖场中,不少彩电品牌特地打出了节能标识,有意与其他平板电视产品进行区分,不过大多消费者却对此并不“感冒”。

  那么,消费者购买平板电视到底关注的是什么?国美维多利门店店长唐桂林告诉笔者,除了看平板电视的综合品质外,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还是产品的价格,而节能则还未成为消费者主要考虑的因素。

  显然,对于消费者而言,能耗为120瓦和160瓦的平板电视产品到底有什么区别,他们无法从更为直观的经济角度去理解,而如果想要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耗电量差距,则需要销售人员费时大半天的解释,于情于理,大多消费者都没有这个耐心去了解。

  窃以为,这里也不能怪我们消费者没有节能意识,关键的还是国家、厂家、商家的节能观念推广是否到位,只要国家、厂家、商家三者在节能意识方面先达成一致,那么,消费者节能观念的培育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蔡伟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