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方案几近夭折 民间产业自发融合上路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三网融合方案几近夭折 民间产业自发融合上路
2010年06月08日 09:2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截止6月7日中午12点,据工信部部长李毅中称已经通过国务院批准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还是未能如期出台与公众见面,而此时圈内已经传出了第四稿、第五稿的方案草案,这不能不让业界和公众普遍质疑工信部推进三网融合的能力和诚意。受此消息影响,国内A股市场上涉及三网融合概念的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在上周陷入疲软,显然投资者的信心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订下的5月31日最后截止红线都作不了准,谁还能对三网融合的试点时间表作做出乐观预测啊?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三网融合的进程将会因为工信部和广电总局的利益之争而止步不前,事实上,借助技术的进步,民间和产业界自发的“三网融合”实践仍然在不断走向高潮。

  试点方案还有可能流产

  自从去年1月1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后,有关“三网融合”相关话题就高烧不断。根据会议当时的要求,2010年至2012年是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的起步阶段,意义十分重大。但也正是因此,主管广电的广电总局和主管电信的工信部在推动“三网融合”的主导权上产生了激烈的争夺,基础较为薄弱的广电部门希望能够获得政策倾斜,以换取时间优势加速完成内部的资源整合和网络改造,然而电信部门则更希望能够尽快开放双向进入,从而能够探索有效商业模式抢先掘金。为此,双方在三网融合的试点方案上各执一端,不断地讨价还价,导致试点方案数度流产,未能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规定的5月底如期出台。

  根据坊间消息,目前两部门联手打造的试点方案已经出炉到了第五稿,但是仍然未能在很多关键节点上达成一致,例如广电系统始终不肯在给予电信部门“集成播控权”,电信部门也不愿意广电系统获得IP电话业务的号码分配权等。因此据业内人士预计,第五稿方案也将难以获得通过,未来双方还将纠缠多长时间,现在没人能够说得准。

  民间实践脚步并未停歇

  虽然试点方案始终难以出台,但“三网融合”的趋势并没有丝毫动摇。“广电、电信、互联这三张网的融合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这点政策是无法改变其走向的。”战国策分析师杨群这样告诉记者,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进度最快,因此在三网融合中成为主导网络的可能性最大。

  杨群的看法在最近的几则业界新闻中也得到了证实,上月底,谷歌联合索尼、英特尔发布了GoogleTV,试图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将电视机直接连上互联网,从而绕开广电网络的业务封锁。这一做法虽然在国内因为互联网视频内容的播控权掌控在广电部门手中无法轻易落地,但却为业界发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向。本月4日,TCL就发布了国内首台采用的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液晶电视,借助互联网,该台电视完全可以轻松点播各大视频网站的视频内容,“要是这类产品被消费者广泛接受,无论是广电部门还是电信运营商都将失去市场先机,反倒是民营的视频网站能够获得最大的商业价值。”杨群表示。

  事实上,除了谷歌之外,英特尔也十分热衷于三网融合市场的开发,其推出超低电压的处理器平台并且大力推动支持电视功能的一体式PC发展,也正是希望借助互联网打开三网融合的芯片市场大门。不仅如此,英特尔还针对移动市场推出全新的Atom处理器平台,针对数字机顶盒市场推出了嵌入式处理器平台,这些新兴的面向三网融合的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只要能够接入互联网就能实现“三网融合”,因为它们采用统一的硬件架构,并使用开放式的软件平台,理论上可以添加各类成熟的第三方应用,“打电话可以选择Skypy之类的软件,看视频既可以上视频网站也可以BT下载,就更别提上网看新闻、玩SNS什么的了。”

  杨群表示,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互联网的应用兼容性不断增强,对此无论是广电部门还是电信部门都不能轻视,现在要做的更应该是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提前展开布局,而并非在部门利益上纠缠不放,“市场机会不是管出来,而是做出来,更优先考虑用户需求才是做大三网融合市场的关键。”

  南方日报记者程鹏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