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主攻3G手机 上网本市场开始退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三大运营商主攻3G手机 上网本市场开始退烧
2009年10月30日 14:01 来源:重庆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市场太大,没有一个运营商、一个厂商能吃完,它需要渐进式的深刻市场积淀。无线宽带的遇冷只是这场商业大戏中的一个短暂停歇,也许就在明天,会有更好的方式来推动其发展。

  今年4月,各大运营商都信心勃勃试图依靠3G网络,复制在手机销售上屡试不爽的定制销售模式,杀入上网本市场,并希望以此打开庞大的3G应用市场。

  可仅仅半年过去,记者从重庆各电脑城及国美等家电卖场了解到,对于定制上网本,无论是运营商、PC厂商还是消费者,都是热情渐退,而运营商正将3G战场重心向手机转移。

  火了半年就“退烧”

  今年1月中国启动3G后,三大运营商无一例外把无线宽带业务作为第一个推出的3G业务,并为此出台了各种优惠措施。

  移动率先联合17家PC厂商推出了29款内置TD模块的3G无线上网本,并给予每台上网本最高2100元的补贴金,使部分价值近3000元的笔记本净机价跌破700元。电信则联合了联想、惠普、华硕和三星等14家厂商共推3G上网本,并在无线数据卡方面投入巨大资源。联通稍后也推出了三星、联想、 ACER三款定制上网本,并在绑定价格中给予了600元的话费补贴。这在定制3G上网本刚推出时引起了消费者的热捧。但半年后,情况变了。

  昨日,记者在石桥铺赛博电脑城以及国美卖场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真正销售的运营商定制上网本品牌已经廖廖无几,只有联想等少数品牌还在销售。而消费者愿意下叉购买的也越来越少。

  石桥铺一笔记本销售人士表示,很多顾客根本不喜欢绑定:一次购买虽然价格便宜,但是服务到期,如果要换服务,换卡容易起冲突。所以很多顾客都喜欢买2000多元的上网本,然后自己选配上网卡。

  “不喜欢绑定可能只是浅层原因”,一位业内人士认为3G上网本遇冷有更深的原因:“一是目前运营商的3G网络还未完全成熟,在进行无线宽带大容量数据传输时还远远达不到有线宽带的速度以及稳定性,影响了用户使用的热情。其次,在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之后,运营商并没有从上网本业务中获得相当的利润和争取到庞大的用户群,因此,将重心转向运营商更擅长运作的手机领域就成了必然。”

  运营商主攻3G手机

  这一说法,从近期运营商在3G手机上频频运作已经初见端倪。

  在中国3G元年进入第三季度时,记者获悉,拥有最多用户群的中国移动调整市场战略:其重心重归手机终端、上网本终端并存。早在8月17日,中国移动发布手机应用商场Mobile Market;紧接着在8月31日,中国移动发布OPhone手机平台战略,力推OMS智能手机终端。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也在年中时候,抛出手机终端三部曲战略,打造千元3G手机、智能手机、明星手机。

  在中国联通方面,除了在试商用时推出3G礼品盒产品后,其这一年来的精力,基本上都聚焦在引进苹果iPhone(手机上网)手机上。

  在国美近期启动的国美手机节上,3G手机销售比例已经从原来的10%迅速提升至30%以上,并有七成以上用户现场开通了3G网络服务。国美3C市场总监李凌表示,“在3G手机立竿见影的市场效果,将促使运营商投入更大的热情来推动。”

  3G调查 仅一成网友关注3G上网本

  新浪网日前正式发布了“3G推出百日网民使用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对于3G业务的关注重点更加多样化。

  在各种3G产品中,网民对于3G手机的使用意愿最高,66.5%的网民表示最为关注。而3G上网本的使用意愿最低,仅有11.8%的网民表示对该产品最为关注。

  而对于3G网卡,则最为关注信号覆盖情况与上网速度。不过,网民仍期待3G资费可以进一步下降,信号覆盖可以加强。

  本次调查由新浪科技、手机新浪网共同发起进行,于9月8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共有322510人次网友投票。 记者 程红

  记者观察

  无线宽带只是稍作休息

  3G上网本遇冷其实是一个必然。

  “上千亿的产业”、“将对产业带来深刻变革”,在这块巨大的蛋糕面前,运营商、PC厂商、渠道商都红了眼,在3G离成熟尚远的时候就一窝蜂地拥上。这种急功近利式的推广,注定要遭市场浇冷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市场太大,没有一个运营商、一个厂商能吃完,它需要渐进式的深刻市场积淀。无线宽带的遇冷只是这场商业大戏中的一个短暂停歇,也许就在明天,会有更好的方式来推动其发展。实际上,电信和联通正在热推的3G上网卡正在逐渐转热,随着无线上网资费的不断下调,也许就在明年,无线宽带的高潮将真正来临。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