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司长:制定货币政策不可忽视电子货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央行司长:制定货币政策不可忽视电子货币
2009年09月29日 10:0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昨日在出席最新一期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时指出,我国已经进入非现金支付时代,央行发行货币的垄断权正在遭遇挑战,且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已经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重要影响,是货币政策制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电子货币发展迅速

  欧阳卫民介绍,我国的现金流通量多年以来却一直稳定在三万亿元左右的水平。截至去年底,全国流通中的现金总量为三万四千亿。

  相对于现金流通量的稳定,支付量每天都在成倍增加。去年GDP总量约为30万亿,银行资产达到70万亿,股票交易为20多万亿,而全社会的支付总量高达1130万亿。

  “这么大的支付量,但去年现金量却没有增加,原因就是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的发展。”欧阳卫民说,“去年1130万亿中有70万亿是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完成的电子支付,30万亿由中、农、工、建各家商业银行电子支付完成,127万亿是由中国银行银联卡支付完成。此外整个票据完成了270万亿支付量。电子货币对整个国家货币的影响特别深远。”

  欧阳卫民介绍说,在去年超10万亿零售总额支付中,三万亿是由银行卡电子支付完成,现钞完成的支付占支付总量不足百分之一。“如果没有电子网络支付,要满足当今的现金支付量,中国必须多建100个制币公司。”

  电子货币还因其成本更低起到了节约财政支出的作用。“目前根据零售交易计算,每100块钱的交易额现金支付成本约为1.7元,电子货币的成本是0.6元左右,几乎节约了一半。”

  调控思路必须转变

  伴随电子支付逐步取代现金流通,货币的管理和调控正面临新的环境。欧阳卫民指出,央行货币发行垄断权已经受到了挑战,且央行未来也不太可能垄断电子货币的发行,在监管方面更具操作性的是实施发行资格的认可制度。

  在谈到“电子支付对货币政策执行的影响”时,欧阳卫民指出,“必须重视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产生的冲击,否则搞不好货币政策。”

  欧阳卫民解释说,央行成立大额支付系统后,由于资金实时到账,原本被锁定在会计账目上的资金一下子得到了释放。“哪怕对基础货币额度目标没有改变,仅仅由于大额支付系统的建成,全国一下子释放了高达一万亿的资金。有时候货币政策调控计划没有变但物价还在涨,我认为用所谓热钱来解释没有依据,流动性的增加同电子支付有很大关系。”

  其次,在欧阳卫民看来电子支付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其颠覆了传统的货币层次划分。过去根据流动性高低来划分从M0到M5六个不同的货币层次,由于有了电子货币,尤其是发达的证券、黄金、期货市场的存在,不同货币层次之间的划分已变得模糊。“如果货币政策的制定还仅仅盯住M1或是M2,其盯住的目标就产生了偏差。”

  “电子货币取代了现金,交易速度、发行速度越快,但中国对此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欧阳卫民说。

  针对未来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的监管问题,欧阳卫民称,有关议题主要包括是否实行登记公告制度、监管重点、资金性质与运用、支付效率和安全、电子货币有效期、残值处理、标准的设立、统计与检测以及权利与责任的规范等问题。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