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电压处理器助阵 超轻薄笔记本伏击上网本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超低电压处理器助阵 超轻薄笔记本伏击上网本
2009年06月23日 11:23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去年初出茅庐,到今年雄踞一方,上网本的迅速崛起让传统笔记本市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伴随着英特尔全新超低电压(CULV)处理器的推出,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卷土重来,吸引了主流电脑厂家纷纷加盟。6月17日,华硕电脑在广州发布了超薄时尚笔记本U系列,一口气推出涵盖12.1英寸至15.6英寸4款全尺寸机型,覆盖了从便携到影音效能的全方位应用领域。华硕电脑笔记本产品中心总监赖裕文预计,到今年第四季度,超轻薄笔记本将占到华硕整个笔记本销售份额的15%-20%。

  毫无疑问,随着厂商的热情迸发,采用CULV平台的超轻薄笔记本产品将成为上网本的一大杀手,遏制其进一步的扩张。

  超轻薄的诱惑

  在英特尔超低电压处理器和凌动处理器之间,AMD一直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超越竞争对手的突破口。因此,AMD去年底提出了发展超便携笔记本平台的思路,今年年初推出了首款产品“Yukon”。但AMD没高兴几天,英特尔就开始大幅调低其CULV平台的价格,降幅逼近50%。

  鉴于目前全球PC市场不振,加上上游厂商的极力推动,华硕、宏基、同方等PC厂商开始相继加入CULV平台笔记本行列。赖裕文表示,伴随着消费类笔记本的发展,轻薄与个性化设计已经成为吸引主流用户群的两大主题,但此前MacbookAir所引领的超轻薄产品却面临这高企价格的门槛,如今U系列的推出则会让超轻薄笔记本的价位更加平民化。据了解,采用CULV平台的超薄笔记本将拥有3500元-9000元的广阔价格区间。

  而在英特尔市场与渠道部总经理张文翊的眼里,超轻薄也将是笔记本未来的主流,按照她的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前,CULV平台笔记本的出活量将在消费类笔记本(不包含上网本)的20%以上。显然,在如今笔记本主流售价5000-6000元的情况下,主流笔记本的市场地位正被上网本所撬动,而CULV平台性能虽然与普通笔记本相似,功耗却能与上网本抗衡,售价也颇具竞争力。

  厂家的抉择

  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上网本的表现着实抢眼。在华硕推出7英寸屏幕的易PC之后,上网本的尺寸开始一路扩张,从7英寸到9英寸,直至目前的12英寸,可以说,上网本已经占据了相应的规模,甚至开始威胁到传统笔记本的市场份额。

  然而,上网本的迅速窜红却威胁到了上游厂家的利益,从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英特尔收入同比下滑了26%,净利润更同比减少了55%,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上网本侵蚀了利润较高的传统笔记本市场份额。为了避免这一现状的延续,英特尔不得不力推超轻薄笔记本。张文翊表示,除了酷睿CULV产品,英特尔还将推出包括奔腾和赛扬CULV在内的更多层级产品,使超轻薄笔记本的价位可以更为接近上网本。

  在笔记本厂家方面,除了今年4月份宏基宣布推出Timeline系列超轻薄笔记本外,同方、微星等厂家也紧随其后,而在上网本市场较为强悍的华硕也适时推出了U/UX系列。在笔记本厂家看来,轻薄笔记本的高价时代正在逐步走远,迎来的是一个更接近主流价格的超轻薄笔记本时代。

  “相比上网本,超薄笔记本可以更好地解决用户在多媒体性能方面的诉求。”赖裕文表示,由于可以更大范围满足消费者对笔记本移动性能的追求,加上价位更为合理,超轻薄笔记本的市场前景相当看好。

  伏击上网本?

  目前,从部分OEM厂家和经销商的反馈来看,尽管部分OEM厂商和经销商对上网本的销售前景依然看好,但在上网本的销售上,规模再大的企业也无法摆脱利润率低下的难题,也就是说,上网本大多只是企业用来冲量的产品,无法在利润率方面对企业有太大贡献。

  而赖裕文则向记者表示,CULV产品的目标群体有相当一部分会是商务人士,价位方面也会略高于上网本,“当然,我们并不排除部分普通消费者会向CULV产品靠拢,这个选择权仍在消费者。”

  尽管芯片厂商与OEM厂商尝试去划清CULV超薄产品与上网本之间的界限,并努力区分两者的定位以及目标客户群,然而,采用CULV处理器的超轻薄产品无疑会给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上网本带来巨大冲击。本报记者蔡伟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