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实验室最新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电脑软件产品盗版率从2007年的56%降为47%,而国外机构商业软件联盟(BSA)刚刚公布的这一数字为80%。33%的反差不仅引发了调查双方的争论,也揭开了数据背后的利益之争。
中国软件盗版率下降成共识
按照统计,2008年中国计算机的在用数量为1.0426亿台,盗版软件单机安装数量由2007年的1.30套下降为0.92套,下降了30%。按当年安装的应付费计算机软件套数计算,盗版率由2007年的56%下降为47%。
根据报告中的解释,盗版率是指按照盗版软件安装套数,相对于应付费软件与全部软件的安装总套数计算出的比率,盗版率可以反映出软件盗版行为的普遍程度。
该报告还显示,2008年软件产业销售额达7573亿元。其中软件产品销售额3166亿元,占42%,同比增长32%。盗版软件造成的经济损失比上一年下降了6%,相对于软件产业的价值盗版率由2007年的20%下降到了15%,相对于软件产品的价值盗版率由2007年的41%下降为29%。
而在这一数据出台前不久,5月12日,BSA则公布了其第六次年度全球PC软件盗版研究报告,该报告称中国软件盗版率为80%,比2008年下降了2%,而全球软件盗版率为41%。
盗版已成少数厂商垄断的工具
针对BSA给出的数据,国内调查机构互联网实验室公开表示,这个所谓的“80%”存在概念误导、方法错误、数据局限等三大严重缺陷。
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更是把目前盗版问题集中在极少数的厂商身上,他表示:“他们要维持高价格,要维持原来旧有的商业模式,不转变商业模式、不降价,所以造成少数软件很高的盗版率。”
据记者调查发现,一张Office 2003中文专业版盗版光盘只要10块钱,而正版当时在代理商的报价是3800元。又如,一个正版的电脑游戏数千元,而盗版的叫价仅有二三十元;另外,国外普通的管理软件报价,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令人望而却步。价格的巨大差距,对购买力普遍低下的国内消费者或是用户单位来说,盗版诱惑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盗版至今屡禁不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软件商自身一方面喊打假,一方面却“投鼠忌器”,没有真正完全采取有效措施打击盗版的行动。有专家指出,盗版不仅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同时也是竞争策略。适度的盗版能帮助软件垄断巨头打击竞争对手,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微软为例,一方面盗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微软的推广,可以扩大微软的知名度,从而带来更多的网络流量、市场份额;一方面,微软有实力承受因盗版的部分损失,而大多数软件商却无法担当,从而败下阵被淘汰。
知识产权未来将是双刃剑
目前业内的共识是,想让盗版下降,就必须降低正版软件的价格,多做免费软件或共享软件。软件商可通过运用薄利多销策略、降低用户的综合使用成本来提高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但也有一些大软件公司垄断市场,拼命维护自身最大利益,以保护知识产权名义哄抬“物价”、反对共享。
方兴东表示,越来越多的软件通过互联网下载,免费提供给使用者,获得巨量用户群,再通过长尾效应获得盈利。目前,软件产品向服务的转型已经是一个绝对的主流,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但免费和共享软件留有后门并推送广告的行为是软件业规则的问题,需要在一个限度内合理合法地执行,但总体上看这个模式不会有问题。
有关专家也指出,知识产权制度也是一种游戏规则,我国作为“后来者”,遵守相关约定自然责无旁贷。但从本质而言,知识产权是一门“平衡的艺术”,过度保护即为垄断,何况这个垄断的“主语”,是已赚得盆满钵满的国外厂商。所以,与其为一个数字而锱铢必较,不如放眼长远,着力培养本土的创新能力,并且不遗余力地加以保护。金朝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