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5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发表社论说,华文比重课题引起广泛争议反映出新加坡人维护双语政策的决心,该政策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好好珍惜的。文章指出,华文科目的教学法配合时代改变而改革或调整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任何改革、调整都不应该传达错误讯息,削弱家长和学生对华文的兴趣和不断进取的动力。
文章摘录如下:
(新加坡)教育部长黄永宏在两个星期前抛出了“政府正在探讨减低母语在小六会考总分中的比重”的议题,在社会上随即引起了巨大反响,部长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引发出人们不少的联想和顾虑,这折射出了两个社会现象:
一是,人们对双语政策的热切关注,等于是肯定了这个政策对国家、对个人都是很重要的。
二是,我们实行多年的双语教育政策已经教育出新的双语一代,他们已逐渐成为一股意见主流,他们有更多表达意见的方式和渠道。
年轻一代的家长对这个课题的反弹,也许是政府始料不及的。
李显龙总理前天(3日)特地发表文告,表示“留意到许多新加坡人,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学校母语教育非常关注,特别是小六会考”。总理重申“强调母语,是我国教育制度至关重要的特色,政府会坚定不移地逐步强化和更新母语教学与考试制度”。总理及时出来表达立场,看来意在为任何不良反应和民间情绪“降温”,从总理的语气中,我们可以较乐观地期待,总理接下来要与教长一起会见媒体,阐明政府的观点与想法的时候能够进一步让年轻家长放心。
因华文比重问题而忧虑的人士目前可以稍为松一口气,总理对母语教育的肯定虽是一贯立场,但这时候的重申,人们也应该积极看待,我们希望双语教育政策不会由于任何“适应时代”的调整而产生质变,而动摇我们多年来建立起的根基。
母语教育要继续取得成功,华文教师在这个课题上的感受和士气,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些年来我国(新加坡)中小学华文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法,为配合社会的语言大环境,为提高学生的华文学习兴趣不遗余力,因此,任何降低华文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的措施,对他们都是一种打击,意味着他们过去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和赏识。
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昨天(4日)发表的声明说:“小学离校考试中母语科的同等比重,对家长和学生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讯息,任何不利于母语比重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学校与家长对教育资源的调配与投入,以及学生对母语科的学习态度。因此,教育部在检讨教育政策时,应该正视这一点。小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为目的,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阶段应该各科并重。 ”这是我国(新加坡)华文教师的心声,他们争取的是华文科应该得到的尊重。
任何科目的教学法配合时代改变而改革或调整是难以避免的,华文科目尤其如此;因此,任何改革、调整都不应该传达错误讯息,削弱家长和学生对华文的兴趣和不断进取的动力。
在经济上,政府不忘扶持一些跟不上发展步伐的少部分国人,并通过各种名目的援助拉他们一把,但并不要求其他要走得快、能走得快的国人放慢脚步;同样的,华文科的学习上无论教学法如何调整,总有一小部分人跟不上,每年总有人因华文科考不好,而进不了名校,政府若因此而在政策上作出基本的改革,让其他人也失去进步的动力,同样放慢步伐,则显然是不公平的。尽管政府不断强调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都有机会学习更高程度的华文,但是,“机会”和“动力”是两回事,华文科的比重降低,等于是华文科的重要性削弱了,务实的家长和学生就不会有“动力”把资源和时间放在华文的学习上。
如果小学阶段无法培养出足够的对华文有兴趣、有更强能力的毕业生,直接影响的是特选中学的发展。所以,降低小学的华文比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理解政府关注华文能力差的学生的苦心,他们一向也受到学校和华文教师的额外关注和特别帮助,华文教师在这方面素来负有高度的使命感。
华文比重课题这次引发的广泛争议,也不乏好处,那就是让我们看清新加坡人维护双语政策的决心,我们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我们好好珍惜的。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