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华文重在心态 新加坡教师促家长助孩子树决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学华文重在心态 新加坡教师促家长助孩子树决心
2009年12月08日 1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8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7日刊登题为《从心出发 学好华文》的文章,作者是新加坡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以个人的教学经验阐述了让不同类型的孩子学好华文的不同方式。文章认为,想要学好华文,正确的心态十分重要,应当抛弃轻视的态度,保持强烈的求知欲。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当对华文华语持有正确的态度,在孩子开始学讲话时就教导孩子学华语,让孩子从小就把将华语学华文当着最自然的一件事。

  文章摘录如下:

  新加坡最近又掀起一股讨论华文教学的热潮,用英文教华文也再次提出,并认为是经过试教后证明确实可行的办法。到底用英文教华文的具体策略是怎样的?实际操作的情形如何?成效多大?相信很多人都不甚了解,这也是令众多热心华文教学人士感到忧心忡忡的。

  新加坡教育部推动用英文学华文具体做法如何,现在仍不清楚。但如果课文既有拼音又有英文翻译,一眼望去,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我真的怀疑这样的课文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其实小学生还在起步阶段,每篇课文学习的字词也极有限,可以一步一步来;有经验的老师是绝对有能力以简单的华语配合肢体语言、辅助教材如图片、动画、甚至角色扮演等将词语及文章大意解释清楚的。笔者认为,简单的中英对译,恐怕更快让学生对华文失去兴趣。

  回顾当年学习英文的情形,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最有成效的,不是会讲华语或方言(当年有些英文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而用方言辅助教学英文),而是完全不会华语的印族老师和欧美籍老师;理由很简单,老师为了让学生听明白,用心良苦,用最简单英语讲解,用滑稽的动作表演。

  异族学华文重在心态

  笔者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也教过异族学生华文,当年也没有特别为这些异族同学开设以英语教华文的补习班,我从未使用英语教异族学生,一些名词,可通过图片或现场在白板上画出来,如箩子、笼子、水井、悬崖峭壁等。动词则通过动作表演,自己无法表演,可请同学出来演;记得当年教《武松打虎》这篇课文就是通过角色扮演进行的。只是碰到课文中出现某些艰深难懂的专有名词如镭、辐射或地理名词时,才告诉他们英文的名称,而这些名词翻译,早已出现在词语手册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让我感到格外欣慰的,就是所有学习华文的异族学生,中四会考华文都顺利过关,听说读写都能掌握,其中有位印族女生的文章还曾荣登早报《取火》。

  异族能掌握华文华语,秘诀在哪里?就在内心深处!正确的心态与强烈的求知欲!不论学习任何知识,心态最为重要。有正确的学习心态,肯定会锲而不舍,努力耕耘,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一分努力一分收获,只要肯用心,没有不成功的道理。“志”底下的那颗心,不很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吗?就如我曾教过的其中一个马来女生,她除了在课后找老师解答疑难,自动留下来完成作业,以得到个别指导,也会拨电话到老师家请教。另一位印度族男生虽然较内向害羞,但上课总是聚精汇神,静静聆听,当然,我也会特别留意,多制造机会让他朗读及发言,哪怕是一个小段落或三言两语。每当家长日,他的父母便会特别要求会见华文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成绩,更希望孩子能学习中华文化,还要求我为他孩子安排参加文化营活动。这样积极支持华文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心态肯定起着正面的影响。

  相反的,倘若学生心态不正确,从小轻视华文,把华文当着可有可无的科目,甚至当着额外的负担,怎么可能真正放心思去学好它?

  培养孩子学好华语的决心

  其实,学生有这种不正确的心态一点也不奇怪,试想,家长不愿意以华语与孩子交谈,带给孩子的是什么信息?不论家长本身是否对华文存有偏见,或深怕学华语会影响英文的学习,在打从孩子牙牙学语便只教导英语,华语就成了陌生的外语。倘若家长本身对华文华语持有正确的态度,在孩子开始学讲话时就教导孩子学华语,让孩子从小就把将华语学华文当着最自然的一件事,又怎么会产生排斥的心理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呀!

  对于讲英语家庭背景的学生,我建议家长让孩子从幼年开始学华语,自己没能力教没关系,全国各地都有以华语为主的幼稚园,各个民众俱乐部都有开设华语演艺班,各个居委会也有开设创意华语班,宗乡会馆也开设儿童读经班或儿童演艺班,还有很多很多的民间组织都有开设创意华文及演艺课程,总之,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有那颗让孩子学好华语的决心,一定有适合的课程或活动,让小孩在毫无压力下培养对华文的兴趣并打好基础。(严文珍)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