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育是新加坡的经国大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华文教育是新加坡的经国大业
2009年12月02日 15: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2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刊登署名文章,作者列举中国古语及典故强调对新加坡政府推广双语教学政策,坚持让华人学华文,号召学校用不同方法教导华文以及扭转华族家庭讲英语趋势等措施,用于在新加坡发展华文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文章摘录如下:

  最近,报端的论者,发表了很多篇关于新加坡的华文教学法的的论述,各家各派,众说纷纭。我希望我以下的说法,对讨论新加坡的华文教学法问题能有所辅助。

  一、经国之大业——母语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有的新加坡人弃母语有如弃敝帚,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事。好在新加坡政府,以罕有的决心,挽狂澜于未倒,坚持双语教育的进行。李光耀资政最近更是提出要以新的华文教学法,让华族学子重拾学习华文的兴趣。李资政所提出的不要听写和默写的教学法,很多论者见仁见智,看法莫衷一是,我想这是正常的现象,这些只是讨论教学的技术性问题。我是觉得,李资政提出的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即华族子弟,人人必须学好华文华语,华人学好母语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错误,李资政是要借此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即政府一定会坚持新加坡的双语的教育政策。唐代的韩文公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也。”我是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才真正是经国之大业,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一着之差,满盘皆输。

  二、黍离之悲——周朝倾覆之后,有一天周朝的一位大夫回到了故都,见到了以前的宗庙宫室所在地,都种满了禾黍之类的农作物,这位大夫见到如此景象,哀伤不已,徘徊着不肯离去——这是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黍离之悲”的典故。周之大夫是哀伤着故国的 文化礼仪的流失。如果新加坡华族不学华文华语,失去了华族文化的根,其后果将不堪设想。我想,凡是有远见的政治家,都不愿见到“黍离之悲”这种情景的出现。新加坡已有百分之六十的家庭用英文,如果有一天这百分率进而变成了百分之百,那么华族文化的流失是很肯定的事了。到那时候,再来哀伤已经太迟了。

  三、挟泰山而超北海——孟子说:“挟泰山而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而非不能也”。这是儒家学说之中有名的“不能与不为”的哲学命题。这命题几千年来,激励着华族力求上进,力求突破。华族子弟现在要将母语学好,就像是帮老人买一支拐杖,要帮的话是一定能做到的。同理,新加坡教育部要将华文教学法搞好,也并不是像要举起泰山飞越过北海一样地无能为力。我们需要更多老师在报章发表专业看法,集思广益。

  四、多管齐下——华族文化艺术,多姿多彩。华文教学可融入于华族文化艺术的活动之中。除了华族戏剧之外,我想可包括民歌、古诗词、书法、绘画、舞蹈、围棋、中国象棋等活动。尤其是围棋,它的变化是10的后面加700个零那么多。华族学生学了围棋,对中华文化艺术一定有着自豪感,这就会带动他们的学华文的兴趣。

  五、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中国近代的双语或多语专家:季羡林、林语堂、钱钟书、梁实秋、汉素音等人,都写得出一手好英文,他们的华文国学根底更是深厚,因为他们从小背的都是四书五经。新加坡华族学子之中,如果能力做的到,应鼓励他们背书。唯其如此,将来他们用起双语来才能得心应手。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学生要双语精通,一定得下苦功夫。就是旧时我们这些华校生,为了掌握学英文,也是死记硬背一些英文单词或篇章,结果也是有很多人上了大专。

  六、先天下之忧而忧——宋朝名政治家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儒家士大夫,就是秉承着这种思想,为中国屹立于世界起了巨大的作用。我国政治家,如看到了教育政策有了偏差或社会现象有了不妥当的走势之后,起而纠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表现,如此则母族文化将永存。当然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使更多华族子弟,喜欢学母语。

  综观以上所述,结论是:新加坡必须坚持双语的教语政策;华人学自己的母语,天经地义;学校可用不同方法教导母语;新加坡太多的华族家庭讲英语的趋势必须扭转;华族如不学自己的母语,华族文化也将流失。(林冠雄,作者是退休中学教师)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