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中国收养中心推荐的孩子面前,一切如梦幻般神奇,生命的红线冥冥之中已经把你和他(她)的命运系在一起了,还有什么比拥抱朝思梦想的孩子更幸福的吗?”法国收养中国儿童家庭协会主席多尼娅·米勒女士叙说起收养故事时记忆犹新。
“感谢中方对我们的信任和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我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米勒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她告诉记者:“每一个收养家庭经历都很相似,但这些经历背后的每一个故事都很感人。”
中国收养中心为每一个被收养的儿童都建立了档案,收录了国外收养父母寄来的每一封信和收养儿童的每一张照片。收养父母的拳拳之心、绵绵之情,还有他们幸福的家庭生活跃然纸上。
金盈春:在北美大地尽情绽放
加拿大,魁北克省圣·普拉西德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深秋午后,米歇尔·雅斯曼和妻子弗朗西丝临窗而坐。“玛丽-米歇尔,快过来!”秀气可人的玛丽-米歇尔听到父亲叫,从房间里钻了出来,一头扎进父亲怀里,连问:“做什么?做什么?”
母亲弗朗西丝微笑着摸了摸女儿乌黑的头发,让她坐到父亲膝上,开始一家三口的汉语课。
“说‘你好吗?’。”米歇尔翻开放在桌上的讲义夹。
“你好吗?”玛丽-米歇尔有板有眼地复述着。她坐在父亲腿上,一只手搂着父亲的脖子,一只手抱着自己的膝盖。
“如果我们说情况不错,怎么说?”
“很好,”玛丽-米歇尔一时答不上来,母亲弗朗西丝在一旁提示。
玛丽-米歇尔调皮好动,时而揪着父亲领口撒娇,时而蹿到母亲身边。家庭学习不时被打断。
玛丽-米歇尔原名叫金盈春,2003年5月21日出生在广东茂名,出生后被父母遗弃,1岁零4个月的时候被米歇尔夫妇收养。
5年来,已知天命的米歇尔和弗朗西丝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女儿:弗朗西丝辞职做了全职妈妈,米歇尔则每天缩短工作时间,争取多陪女儿。
为了让女儿学好汉语,米歇尔自己也上中文课。女儿在一楼教室,自己在五楼。上课,课间和下课,米歇尔都要“奔波”于一楼和五楼之间。因为家里没人陪她练习,也没有中文电视,玛丽-米歇尔进步不快。米歇尔很着急,他今年请了一位汉语家教,玛丽-米歇尔跟着一起学,目标是一天一个中文字。他还找来法、英文版的中国地理和历史书,读给玛丽-米歇尔听。“这(学汉语)对她很重要,”米歇尔说。他不希望玛丽-米歇尔失去自己文化的“根”。
米歇尔和弗朗西丝在家中保留了所有与玛丽-米歇尔有关的物质与非物质记忆载体。家中每个角落都有玛丽-米歇尔的照片,一一看去,俨然是成长记录长廊——女儿会说的第一个词是“灯”,第二个词是“妈妈”,第三个是“爸爸”,第四个是“不”。父母的记忆比照片更详细,更具体。
米歇尔不仅能准确用汉语叫出“金盈春”三个字,而且知道这个名字与春天有关。
一有时间,金盈春就会像个淘气的男孩,跑出家,奔向室外无边原野,在大自然里狂跑,像一朵初春小花,尽情绽放。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