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馒头和馄饨的来历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粽子、馒头和馄饨的来历
2009年11月04日 17:28 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发 郭国权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1、吃粽子 忆屈原

  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一再遭诬害,眼见楚国政治腐败,无力挽救,于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楚国人哀悼屈原,每年五月初五这天,把米放入竹筒,煮熟后投入江中作为祭奠。到东汉时,传说屈原“托梦”一个长沙人说:“人们投入江水的祭米,都被江中蛟龙夺走了。今后如果再祭我,要用楝叶塞住竹筒口,并用彩丝把筒缠好,楝叶和彩丝是蛟龙所害怕的。”人们都照办了,从此五月初五都用楝叶彩丝把装米的竹筒包扎好,煮成筒粽,投入江中。久而久之,形成了风俗。后来人们用菰叶、芦叶裹黍米、糯米,做成粽子,虽然不再投入江中,但五月五日用五色彩线扎粽子纪念屈原,这种寓意千百年来长留人间。

  2、馒头是诸葛亮创始的

  馒头是我国最著名的发酵面食,传说是三国时诸葛亮创始的。当时诸葛亮率兵南征孟获,南方那里有一种必须杀下人头来祭神的风俗,诸葛亮不容许这种做法,他下令采用面包牛、羊、猪肉,做成人头形状当作祭品,叫做馒头。后来,馒头后来演变为实心的,供人们作主食。现在北方人说的“馒头”是指实心馒头。

  3、馄饨原是祭祖

  馄饨,形如弯月,起初也是用于祭祀的。直到宋代,每逢冬至节,市镇店肆停业,各家包馄饨祭祖,祭毕全家长幼分食祭品馄饨。富贵人家一盘祭祀馄饨,有十多种馅子,谓之“百味馄饨”。南宋后,馄钝转入市肆食店作点心卖了。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