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中国热”背景下的华文教育面临新课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郭熙:“中国热”背景下的华文教育面临新课题
2009年10月13日 11: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三日电 题:“中国热”背景下的华文教育面临新课题

  ——访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郭熙教授

  中新社记者 张冬冬

  “近年来,海外华文教育呈现出发展蓬勃、形式多元化的局面,这为海外华文教育的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华文教育工作第一线的一个专门学院,除了机遇外,我们也深感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力求在师资、教材研发、各层次、类别华文人才培养等方面与海外相关机构开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以适应华文教育大发展的形势需要。”

  第一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召开前夕,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郭熙教授感叹全球范围内海外华人社会的“汉语热”及“中国文化热”迅速升温。他指出,新中国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所展现出的国势强盛、突飞猛进的发展形势,也必将对海外华文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他说:“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华文教育的重要功能。对海外华侨而言,华文不仅具有交际功能,还具有民族与文化认同及国家认同的双重意义;对华人而言,具有民族与文化认同的意义。”

  郭熙打比方说,对华侨的华文教育,是“家人型”;对华人的华文教育,是“亲戚型”。基于这种教学定位,华文教育工作在教材开发、教学理念与模式方面,应该针对华侨华人这一个性化、特色化的教学群体,开展针对性工作。

  郭熙认为,华文教育不仅对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对港澳台地区也具有重要意义,两岸四地的华文教育合作具有广泛的基础和优势。首先,社会生活的需要凸显了华文教育在港澳台尤其是港澳的社会价值;其次,两岸四地同根同源,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00八年一月十七日,暨南大学与台湾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合作举办“第一届世界华文教学研究生论坛”,以“汉语走向国际背景下的世界华文教学”为主题,邀请新加坡、大陆、港澳台等地多位优秀学者与研究生参与盛会。此论坛被誉为两岸四地在华文教育领域成功合作的范例。

  郭熙说,目前此论坛已经举办两届,下个月就要举办第三届。论坛加强了世界各地华文教学界的联系与合作,对两岸四地华文教育新生力量的培养,弘扬和光大中华文化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华文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大至政策规划、海内外合作模式,教学各环节,小至各语言要素与文化教学,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郭熙介绍说,早在一九九六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就成立华文教育研究所,承担了多项省部级项目,积极开展华文教育研究。

  二00五年,暨南大学与中国教育部合作共建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专司海外华语本体及相关研究,为有关政策的制定、教材及教学本土化等方面提供参考。长期以华文教育、教学研究为主要办刊方向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明年将更名为《华文教学与研究》,成为目前国内唯一拥有独立刊号的华文教育教学与研究的专业期刊。

  郭熙本月初刚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三国考察华文教育归来,他深有感触地说,在海外,华文教育受到资源和社会文化及语言圈的制约,伸展空间有限。希望国家在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大背景下,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华文教育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并切实提高经费使用的社会效益。

  郭熙说:“具体而言,可以增加华侨华人的奖学金的类别与力度,并立足于在国内教育,吸引更多优秀华裔子弟来国内就读,让他们亲身感受、了解中国,这对促进海外华文教育可持续大发展意义重大”。

  郭熙还指出,创新华文教育的发展模式,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力量,加强和海外华文教育机构或团体的合作,尤为重要。

  “开发给来华学习的华侨华人学生使用的教材,开设专门针对他们的华文水平考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郭熙说。(完)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