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3日电 大马教育部日前出台相关条例延展华小建校申请,要求校方必须证明至少拥有80%建校基金才能被批准建校或迁校。马来西亚《中国报》12日刊文,对包括上述条例表示斥责,文中认为华小是受政府承认的教育系统,可是却和国小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即使偶尔的“糖果”,也都是在大选或补选前后,华小的求学环境也越来越恶劣。
文章摘录如下: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是大马华裔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华裔对教育的热忱,对儿女教育的坚持,可以说是政府对华文教育施政偏差所赐。根据教育总监建校或迁校指南(只是华小),如欲建设一所新华小或迁校,条例规定校方需证明已有至少80%建校基金。
针对上述强人所难的条例,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已证实有关条文存在已久,还用他操的一口非常标准的华语说:“对有关措施的限制,真是无能为力。”
我们不禁要问:华小也是受政府承认的教育系统之一,为什么跟国小相比,会有如此巨大差距?像我居住的地方──巴占新村,由于时代变迁,由一个穷乡僻壤的小乡村,发展成今天周遭围绕着八十多个花园的卫星市,人口剧升拥有五万多人!
但我们的巴占国民型华小,经过翻天覆地的时代嬗变,依然是“古早”模样,三千多位学生,百多位老师,“人才鼎盛”挤在一间号称全霹雳最大型的华小里。
上学或放学的排场,令人见识到小地方出大场面的景观,交通之混乱可想而知。
这么恶劣的求学环境,巴占人没有向教育局申请分校吗?有,在308大选前,民联代议士为了选票,积极找到了在“小桂林”的校地,当时还在报上跟华小董事为了巴占第二分校,打了一场“口水战”!内里有何蹊跷,不得而知,总之后来计划束之高阁或“胎死腹中”,不了了之。
询问校方有影响力的高层,答案是:“还没有到像新山国光华小的地步,他们连报名(新学年)也要漏夜排队,我们这里还没什么啦……”得到的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难道涉及教育领域,真的那么敏感吗?难道要谈建设华小分校的事,都要在大选或补选时才可谈?50多位学生挤在一间课室,难为了老师,也难为了学生。当然,我们做家长的,看到犬子拿回来的成绩单,心里也不好过。(淞祥)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