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海外华校感恩祖国关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海外华校感恩祖国关爱
2009年09月14日 16: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图为丹华文化教育中心全体员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我们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有一首唱给母亲的歌,这首歌就是谷建芬谱写的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次老师们朗诵或吟唱这首歌颂母爱、千古至情的诗篇时,都能激起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祖国浓烈深厚的爱。老师们仿佛一棵棵小草,心怀感恩,希望报答给予自己阳光雨露的祖国。

  丹华的老师们知道,祖国给予了海外中文教育无限的关爱。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10年前,丹华文化教育中心刚刚成立,是祖国把第一批《中文》课本运抵荷兰,赠送丹华。这些教材犹如雪中送炭,丹华小学部中文教学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10年过去了,学习这套教材长大的丹华学子已经通过各级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他们有的上荷兰中学、大学深造;有的到中国大学学习;有的已经在工作中为中荷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是海外中文教育成功的捷径。2006年,中国侨联在荷兰召开欧洲中文教育研讨会,郭保华教授的《中华字经》快速识字法为华文教育者打开了思路,困扰多年的中文识字教学问题终于迎刃而解。

  2007年六七月,丹华文化教育中心全体教师受中国侨联邀请,赴北京学习《中华字经》的理念和实际教学法。在京期间,丹华教师不仅受到中国侨联领导的重视和款待,还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中国人大侨委的接见和宴请,同时也受到了国务院侨办、北京汉办、北京侨联热情的招待。令老师们难以忘怀的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欢迎丹华访问团的独特方式:当天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中文》专版上刊登了丹华教师孙逸勤的教学文章。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举行的座谈会上,访问团成员受到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等领导以及编辑们的热情欢迎,访问团成员还与被海外师生称作良师益友的《学中文》版编辑愉快畅谈……在北京进修期间,老师们认真学习,孜孜不倦,不仅全体获取了《中华字经》教学证书,也开阔了教育视野,祖国的关爱更似阳光雨露让游子们如沐春风,备感温暖。丹华文化教育中心新的教育思路和规划也酝酿成熟。

  ——新理念引发华文教育新气象。回到荷兰后,丹华的老师们把祖国浓浓的关爱化为感恩,化为激情,化为贯彻“加快识字、提前阅读”新理念,提高中文教学水平的进取动力。他们结合海外中文教育实际情况,制作新教案,把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的教与学。用丹华人自己的话说:《中华字经》这部有音乐伴奏的吟唱式教材既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迅速提高了学生认读汉字的能力。每个周六,朗朗的读书声响彻了丹华校园,一种从未有过的教学新气象出现了。在坚持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老师和家长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在朗朗的背诵和认读过程中,识字量大大增加,阅读水平和汉语水平已经有了一个大飞跃。接着,部分已有笔记本电脑的老师,率先进行具有变抽象为具体优势的多媒体教学。不久,全校实现了多媒体课件的资源共享,树立了良好的教学风气。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今年5月,丹华全校共有274位学生通过了各级HSK汉语水平考试,丹华实现了提高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办学目标。丹华人明白,如果没有祖国的关爱,没有接受新教学理念的指导,没有《中华字经》、《等级汉字》教学的实践,没有学生、家长积极努力的配合,丹华就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祖国的支持和关爱,是海外中文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有力支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海外中文教育将更快地走向世界。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丹华人在继续唱着《游子吟》。我们相信,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海外中文教育发展的步伐必将越迈越大,越迈越快。(李佩燕,系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校长)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