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特选学校设旗舰课程 让学生体验中华文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新加坡特选学校设旗舰课程 让学生体验中华文化
2009年09月07日 09: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7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今年是新加坡教育部在10所优秀传统华校实行特别辅助计划的30周年,该国教育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在出席近日召开的第三届特选中学研讨会上提及,特选学校将各自发展有特色的旗舰课程。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华文与华族文化的过程中有更丰富的体验,所有特选学校将在2012年完成发展各自的旗舰项目。各校将通过精心策划并具有中华文化色彩的活动,突显特选学校各自的特点。

  傅海燕说,(新加坡)特选学校已经走过30年漫漫长路,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第一批双文化课程学生今年毕业,就有了骄人的成绩。10名获得公共服务委员会中国奖学金的学生,就有7名来自双文化课程。他们将到中国知名大学修读法律或国际关系。其中毕业自德明政府中学双文化课程的学生陈葆佳,还是今年总统奖学金得奖人。

  “未来30年,各特选学校应就其双语双文化的优势,积极推展旗舰项目,为国家培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下一代。”

  傅海燕认为,现代家长都明白孩子到学校不仅为了取得一张文凭,而是要接受学校的全面培养。特选学校具有培养学生的独特方式,有自己的价值观,对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吸引力。

  10所特选中学和15所特选小学,在新加坡教育部的支持下,自去年起纷纷设立有校本特色的旗舰课程。如华侨中学的“华中戏剧课程”、公教中学的“深濡文化,驰骋神州”、德明政府中学的“文史华艺鉴赏课程”、南华中学的“文史哲与实用翻译课程”、圣公会中学的“中国通”课程、圣尼各拉女校和中正中学(总校)明年推出以华文授课的O水准考试科目“华文媒体”等。

  8所特选小学和7所特选中学今年推出道德教育辅助配套,让学生通过古人尽孝与勤奋的故事,培养高尚品德情操。还有长达四星期到六星期的中国与本地文化浸濡课程,都能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以及加强使用华文的信心。

  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副司长余立信会后说,教育部鼓励学校发展具有各自特色,与中华文化相关,并让全校学生参与和学习的课程。

  他说:“我们希望每所特选学校的旗舰项目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在具有校本特色的旗舰项目熏陶下,各特选学校将培养出面貌不同的毕业生。各校毕业生身上,将各有不同教育特色的烙印。”

  余立信说:“早期特选学校的校风、特色,与校长长年掌校有关。到了现代,校长经常轮换,特选学校有必要通过设立与众不同的旗舰项目,建立不受校长人事更动而改变的品牌。”

  让学生体验中华文化

  不少特选学校已在今年推出他们的旗舰项目,让学生通过各种课程及活动,在学习华文与华族文化的过程中有更丰富的体验。《联合早报》特别访问了几所特选中小学校长及旗舰项目负责教师,了解个别学校旗舰项目的特色。

  圣婴小学:圣婴新语

  “圣婴新语”让圣婴小学所有小一至小五的学生,在不同年级学习戏剧、快板、相声及辩论,加强学生的华语表达能力。

  校长冼月明说,活动时间每星期一小时,在正规课程时间内,学生在小一、小二学习华文演讲与戏剧,小三及小四学习快板,小五则学习相声与辩论。

  她表示,校方以往是通过课程辅助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这些表演艺术。如今,“圣婴新语”却把活动纳入正规课程内,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她说:“我们希望能加强学生的双语表达能力。他们都很喜欢上这些课程。”

  目前,课程是由校方聘请的约6名特别导师授课,不过冼月明计划让学校的华文教师接受培训,往后参与授课。去年五月份,学校的4位老师和28个学生就曾到浙江省舟山市的沈家门小学学习快板,为期一个星期。

  圣公会中学:“中国通”课程

  圣公会中学通过中国历史课程、到中国浸濡及水墨画、笛子、篆刻、武术等“深广活动”,培养学生成为“中国通”。

  母语部主任叶梦祥说,所有学生在中一、中二时,每星期都必须上一节古代至当代中国的历史课。

  有了这样的“预备”后,学生在中二就有机会到中国不同地方浸濡两个星期。校长文传蕊博士说,目前已有85%中二生参加中国浸濡活动,她希望能够鼓励更多学生参与。

  此外,学生也有机会在不同年级时参与不同文化深广活动,如中一生学习水墨画和笛子,中二生学习篆刻,中三生学习武术。

  公教中学:深浸文化驰骋神州

  公教中学在课外时间让学生学习琴、棋、书、画,也让中三、中四学生上文史课。

  校长李学文说,文史课除了包括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等,还包括本地华校历史。校方也特别邀请来自中国山东的大学教授前来授课。

  他说:“我们希望为学生做好准备,让他们认识中国文化礼节等,往后到中国学习、工作时能够感到非常自在,也会尊重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华侨中学:华中戏剧课程

  华侨中学中一与中二的学生,每周上一节戏剧课,内容包括剧本创作、舞台设计等。

  华中校长洪伟雄说,学生打下基础后,在中三、中四与高一、高二时,可参与学校的大型公演与《黄城夜韵》。

  他说:“戏剧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价值观判断、内涵、创意、团队精神等,都有很大的帮助,比纯粹坐下来听课有趣。我们也公演陈嘉庚、李光前、王鼎昌的故事,让学生深入认识华社先贤的感人事迹与成就。”

  南洋女中:量身订制课程

  所有南洋女中的学生都有机会上与华族文化、中国历史有关的课程,不过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将按学生的华文程度而定。

  南洋女中华文与文化部主任郑秀清说,所有中一、中二学生都会上文化常识课,内容包括基本的中国历史、节日、传统等。

  到了中三,她们将按自己的华文程度学习,程度高及对中华文化兴趣浓厚的学生会学习东方哲学如儒家、道家思想、孙子兵法,及中西方文化比较等,程度较低的学生则会学习较浅白的如“三十六计”等故事。

  另外,程度较高的学生会到中国实习长达6个星期,程度较低的则至少会到中国两个星期。(潘星华 杨雪慧)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