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9日电 据俄新网消息,11月4日傍晚,莫斯科下起朦胧小雨,这淅淅沥沥的感觉不仅让人联想到波兰作曲家肖邦的《雨滴前奏曲》。在叮咚作响的雨声中,一场肖邦音乐会即将奏响莫斯科国际演艺中心。主角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中国肖邦第一人”的浪漫派钢琴家李云迪。演出开始前,俄新网记者对这位“钢琴王子”进行了独家专访。
来俄罗斯让李云迪“很兴奋”
为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李云迪在今年举办“云迪年•肖邦年”全球巡回音乐会。来俄罗斯之前,他刚刚结束在首尔的演出,莫斯科可以说是欧洲部分的第一站。
“来俄罗斯演出对我来说是很兴奋的,因为一定有很多乐迷十分懂得欣赏,我以前来演出时就有这样的感觉。”在这个孕育多个古典音乐巨匠的国度,李云迪丝毫不担心会有人打肿脸充胖子,为附庸风雅才来听他的独奏会。“他们都是很专业的听众。”他说,我想对俄罗斯这个民族来讲,(欣赏)古典音乐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每一个人应该都接受过音乐的教育。
“只能弹肖邦也挺好的”
自从18岁因肖邦钢琴比赛成名,李云迪似乎被刻上肖邦的印子,波兰文化部长说,“云迪的肖邦是肖邦的最完美诠释”,甚至有人称他为“肖邦代言人”。只演奏这一位音乐家的作品是否会成为制约自己个性发挥的桎梏?李云迪根本不担心这个问题。对于曾有人说过的“李云迪只能弹肖邦”,他的反应是“只能弹肖邦也挺好的”。他认为,要把某个作曲家的作品演奏好,首先必须保证对这些作品发自内心的喜爱。
李云迪说:“真正研究钢琴、了解钢琴的人都知道,最能代表钢琴的作曲家就只有一位--肖邦。他一生中都在给钢琴创作,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这88个键上。肖邦(作品)的技巧涵盖所有钢琴演奏的技巧。我肯定,能弹好肖邦,其它作曲家的作品一定也不成问题。”
诗意演奏:用平和诠释恢弘
谈起肖邦,李云迪的话匣子便一下打开。他说,钟情肖邦的原因之一是,这位“钢琴诗人”的风格恰恰吻合自己的性格。“我也像肖邦一样,希望用一种简单、平和、内敛、优雅方式诠释恢弘,换句话说,用我们中国儒家的思想来诠释。”
李云迪说,肖邦不是一个“火爆”的艺术家,不喜欢夸张华丽的元素,而是倾向于使用平实委婉的手法。“其实这是很伟大的。一件艺术品,痕迹越多越拙劣,不显山露水才是最高的境界。”他表示,这正他在自己的演奏中所追求的:“所有的技巧都是为了要表达的音乐和感情所服务的,纯粹的炫技对我来说是没有必要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不代表音乐。”李云迪也希望年轻的学琴者们不要一味追求“弹响弹快”。
早熟的天才少年
2000年,年仅18岁的李云迪打破肖邦钢琴大赛金奖连续空缺两届、长达15年的沉寂,一举夺魁,并成为整个比赛史上最年轻的金奖得主,尝到了年少成名的滋味。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演艺事业中去,而是选择了前往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深造。对此,李云迪在采访中解释道,“我从来都不觉得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追求功名利禄上面。要不断的学习,同时也要体验人生和享受生活”。
天秤座的他强调自己是一个讲求平衡的人:“生活中的平衡好比中国的阴阳太极,这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在平均年龄60岁的古典音乐界,不到而立之年的李云迪结识了许多忘年交。他坦言,由于生活经历和把握作品的需求,和同龄人相比自己成熟得“快很多”。而这种成熟的表现之一便是,他能够淡然面对成败得失。“对我来说,今天有机会站在舞台上,我可以弹;可能明天大家不喜欢我了,我也可以休息,过平淡的生活。”他说。看来,“平和”不仅是李云迪的演奏风格,并且原本就是他的人生态度。
谈来年计划“吊足胃口”
2010年是肖邦诞辰200周年,为了向这位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音乐家致敬,李云迪不仅举办全球巡演,而且还发布肖邦系列专辑。今年3月1日,李云迪受邀参加在华沙国家大剧院举行的“肖邦诞辰日音乐会”,担纲音乐会前半场的演奏,当时仍健在的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夫妇也出席了演奏会。同时,今年是李云迪赢得肖邦钢琴比赛大奖10周年,并且因为演奏肖邦,他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又获得了波兰文化部授予的“荣誉艺术”文化勋章。时隔10年,回首当时获奖的经历,李云迪表示,这既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同时也让他肩负了更多的责任。“我非常希望能够去推动和传承音乐与钢琴的发展,并把悟到的感触传递给年轻人,特别是在祖国追求音乐梦想的琴童。”
说到即将到来的2011年,李云迪表示,这对他来说也将是特殊的一年,“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愿望会在2011年实现”。不过,他并没有透露这个愿望具体是什么,而是十分巧妙的留下了悬念:“大家到时候就知道了。”
采访结束后,记者在演艺中心斯韦特兰诺夫大厅门口遇到一对旅居莫斯科的中国母女和一群格涅辛音乐学院的中国留学生。没能买到票的他们纷纷表示,自己在莫斯科听过许多场音乐会,每次都能够在演出当天买到票,当晚的这种情况还是头一次碰到。“这说明我们中国音乐家越来越受欢迎了。”一位女生说道。一位慕名而来的俄罗斯观众则表示,她毫不介意由中国人来演绎西方的古典乐,相反,自己对这种东方式的表达还十分好奇,迫不及待的想要领略李云迪的风采。或许,正是“中国式解读”成就了这位“肖邦第一人”。 (高懿洁)
参与互动(0) | 【编辑:史词】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