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皮肤或黑或白的“老外”,25日齐刷刷地坐在了南开大学的课堂里。他们是来自5大洲、14个国家的28位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作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高级研修班的成员,他们从昨日开始,在南开大学接受为期一周的“全中文”培训。
首次全员式大规模培训
在他们的“课表上”,记者看到了如《<周易>——追求和谐与平衡的古老经典》《中外文化差异》《中国外交政策》《中国对外开放及经济政策》《中国教育体制与教育改革》《中外管理文化比较》《中外跨文化沟通与合作》等专题课程。授课的老师,不仅有如陈洪、周立群、吴志成等南开大学的名教授,更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的教授学者。从课程内容看,培训包括了宏观层次研讨孔子学院发展问题,从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理解孔子学院的宗旨,从中国外交外贸、对外教育、文化合作的角度,预测孔子学院长期的发展前景,也包括理解中外文化、法律、管理上的差异,来统合孔子学院的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
孔子学院已经开创6年,目前拥有316所学院,340多个课堂。据悉,今年7月-10月之间,孔子学院总部将举办针对院长、教师等7类人员,组织14期的近千人的培训,分别在中国的11所大学举办。如此大规模、全员式的培训在孔子学院发展历史上是第一次。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高级研修班是孔子学院总部从2010年开始,首次对外方院长、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等进行的全员式培训。
太极拳书法民族舞都要学
国外大学与南开共建孔子学院,包括日本爱知大学孔子学院、葡萄牙米尼奥大学孔子学院、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孔子学院、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孔子学院、韩国济州大学孔子学院。此前,168位孔子学院中方院长、160余位公派教师以及90余名赴欧志愿者在南开大学接受培训。整个培训营包括中外知名专家学者亲授的精彩讲座以及太极拳、书法、民族舞蹈、文化手工(剪纸、中国结)等中华文化技能的全程培训。
对话
外方院长
尽管此次培训是“全中文”教学,而且要学的许多内容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对于28位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们来说,让一般“老外”难以理解和学习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却并不难。因为这些院长们除了因为工作的原因要经常接触汉语和中国文化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都有中国背景。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 高歌
我35年前就来过南开了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考柯赖庭南有个好听的中国名字——高歌。虽然是典型的北欧人相貌,但高歌其实是位中国通。“我35年前,就来到中国留学了。这几十年,我经常来中国。”高歌院长的汉语虽然不是特别流利,但足以和记者交流。
“刚来中国时,我先是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然后又在北京大学学习中国古代史,接着又去南京大学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高歌院长说,1975年年底便到过天津,来过南开大学,尽管后来又多次来到中国,但此次到南开大学来接受培训,却是他阔别35年后第二次回到南开园。中国变漂亮了,南开也变漂亮了。高歌院长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中国,结束在中国的留学后,他回国从事了不少和中国相关的工作,2007年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筹建时,他便积极参与其中,作为外方代表,他也成为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的首任外方院长。
高歌院长告诉记者,赫尔辛基大学的孔子学院从最开始创立到现在,芬兰人民也经历了一个理解和接受的过程,现在每年都会有200多名当地人民到孔子学院来接受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培训。
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 刘全生
汉语像音乐汉字像画画
今年已经72岁的刘全生老先生,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刘院长告诉记者,他是1949年随家人从大陆去台湾,在台湾念完中学和大学,1961年赴美国留学的。在担任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之前,他担任过马里兰大学的副校长,2006年他担任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由合作双方马里兰大学和南开大学在2004年11月签署协议成立,2005年3月正式招生开课,是美国第一所孔子学院。
刘全生院长说,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主要是推广中国文化、帮助当地的中小学教授中文。孔子学院的大部分学员都是来自当地的社区居民,他们中有的是因为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比如到中国做生意或留学,还有的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现在,全年的培训规模大概是两三百人,总数比四年前增加了大概一倍。”刘院长说,虽然对于成年人来说汉语和中国文化学习起来有些困难,但当地的孩子们对于汉语的接受能力特别强,有孩子告诉他,汉语的“四声”好像音乐一样,而写汉字像是在画画。“还有小学生问我,‘为什么孔子的学生中出了法家代表?’,这些问题,连中国的学生可能都问不出来。”刘院长说,在马里兰大学的孔子学院里,学员们问的最多的是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教育和考试、为什么中国的文革时期孔子的地位那么低可现在却那么高等问题,还有中国的人际关系等。这些问题体现了中美的文化差异。
参与互动(0) | 【编辑:杨凯淇】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